「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第124章 新兵营预备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24章 新兵营预备中(2/4)

了。

宣传队来之前,王三已经张贴告示,命人通知招兵了。

不过就是名额有限,但给的待遇,贼拉高。

看到不少人眼馋。

可惜,大同军征兵,也得看身高体重政治面貌的。

地痞不要,身上有纹身的也不要,是家中独子的也不要。

可见,拿下韩城之后,王三开始对军队的兵源来源,要求越来越高了。

这些条件弄下来,兵源就算不是流民,也大抵是个佃户。

可以说王三要给军队补充大量良家子。

反正接下来分田了,甭管佃户还是流民,都给你想办法弄到工作,先不饿死。

所以能来参军的,都是家庭中,不算顶尖的壮劳力,前头有哥哥顶着,后边多数还有弟弟跟着。

也就是,次子们。

老大是农耕主力之一,不能走。

老二跟幺儿之间的,只要不是未成年,基本上留在村里,要么是帮着种地,要么就是跑去厮混,或者进城投奔亲戚寻找工作。

因此,分完田土,他们也就成了良家子了。

马上要春耕了,这一次王三准备先招录,然后等春耕结束,开启新兵营的编制。

开始对自己麾下的大部分兵源,进行新兵营统一训练再分配的方式,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山头。

总之,宣传队持续加码,一边宣传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至于会不会有人反对,王三并不在意,他还能压得住。

大伙儿也还是草根,还没彻底转过心态来所以当差也不是不行。

至于大明的文人团体,他也下放去劳改了。

等他们适应了体力劳动,再重新招募他们,吃过了苦,怎么还能给后来的其他明廷士绅好脸色?

我淋雨了!你居然敢遮伞!

别以为你是四品以上的大官就了不起!现在,大同军不承认举人进士的功名,重新考!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再正常不过的动作。

更何况,这背后还有道统加持,更不可能为了招揽他们,而被扣上结党营私的罪名。

总而言之,宣传工作如火如荼。

一些陕北的流民,被集中成为建设兵团,开始修一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