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鲁鲁修之温柔新世界」

崩溃的帝国政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崩溃的帝国政府(1/2)

从政治光谱来看鲁路修这是一部左翼的无政府自由主义作品。

例如片中主角的行动,主要是进行蒙面的叛乱。这是无政府主义分子的主要特征。注意:片中的黑色骑士团所进行的虽然不是无产阶级斗争,但鉴于当时最大的阶级矛盾是各个被压迫殖民地的民族解放和反抗布列塔尼亚帝国统治。它有阶级斗争的色彩,虽然更多是是超阶级的属性,可以说是共和派、自由派斗倒封建派的自由主义革命。

片中主要的价值观是很经典的爱无法超越阶级和国家的设定(比如鲁路修和夏莉,尤菲米娅和所谓的日本特区等等)。

它的结局是塑造zero这一永远反抗暴政的蒙面叛乱分子符号,这是非常明显的无政府主义。

那么无政府主义的问题在哪里呢?根源在于政府可以有真空,但权力不会,权力的来源是暴力,而暴力是天然存在的。

这里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那部电影:《v字仇杀队》。

齐泽克曾关于这部影片,给出如下的思考与批判:

“写的很好,但革命结束之后呢?”

乍一看这个反思,觉得确实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完全忘记了这句话。

“批判完社会之后呢?”

“骂完资本家之后呢?”

“骂完压迫者之后呢?”

实事求是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人曾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v字仇杀队的唯一问题,就是不曾想过啥叫“对否定的否定”。我们也一样。

我们没有否定自己的否定,没有否定掉一个只停留于批判的那种状态,而我们恰恰需要这么做。因为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批判,我们还需要“创造”,这是对否定的否定,是否定性的规定性。

不仅仅是革命后需要再创造新事物,就连革命前,我们也要提出一个创造远景。而不是一味地去否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最终也只能因为无法重建自己的信念而被迫囚禁于那旧桎梏中不停杀戮。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从小了说,摇滚乐本来就是批判性的艺术,然而最后成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从大了说,工会本是为了无产阶级利益的组织,但为何如今已成了一个温和的协商组织,尤其是在欠发达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叛逆的鲁鲁修之温柔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