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

第71章春日风景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1章春日风景好(1/4)

兴平元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天子公卿遭难颇多。

但沈定知道,这样的遭遇比历史上要好太多。

而未曾真正经历过绝望的天子和公卿大臣,可能还怀着别样的想法。

尤其是郭汜入蜀之前把扣压的公卿全都放了回来,更叫彼等以为朝廷威望仍在。

于是,天子回到长安之后,群臣立即提议返回洛阳。

“只要回到洛阳,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是很多人发自内心的想法。

沈定不能阻拦,也无法阻拦,于是他按照之前的计划,采取拖字诀。

在他的建议下,董承率先返回洛阳,重修洛阳宫室。

待宫室修复完毕,再奉送乘舆东归。

“以彰显天子威严。”这是沈定给出的理由。

天子同意了,但为了加快进度,特地遣使要求各地牧守为董承提供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子抵达长安的第二天,董承就将女儿送进省中。

他董家再一次成为外戚。

公卿方面,司徒淳于嘉病逝,司空张喜受伤请辞,大司农朱儁病逝,侍中杨奇等死节。

一大批空缺需要填充。

于是,在沈定的暗示下,有官员提出应当诏令各郡国不拘户口,各举孝廉二人、能吏二人。

天子照准。

正月癸丑,立春。

天尚未明,百官身着青衣,武将着绛服,陪同天子于东门外亲耕籍田。

立春、迎春的仪式之后,天子推着耜走了三步。

三公,以及礼如三公的沈定各五推,其后百官依次亲耕。

至于未完成的部分,则交给精壮农夫,手脚麻利地干完。

礼毕,大赦天下。

天子回省,百官散去。

沈定轻抚土牛,感慨道:“看到这田地,这农夫,我才觉得有了指望!”

旁边韦康笑道:“扶风、冯翊还是迟了些,待年末郑白渠疏浚完毕,三辅即可为明公基业。”

郑白渠,是郑国渠和白渠的统称,关中沃野,大半依赖此二渠。

韦康接手左冯翊屯田营后,立即着手安排疏浚二渠。

由于人手不足,他甚至还从右扶风与京兆尹调了一部分屯民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