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频共振」

拜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拜月(1/6)

于珊珊很郁闷。

她正在磕的cp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两个人每天都在一起吃饭,看起来一副老夫老妻的样子,但仔细一看,又总会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感觉。

两个人吃饭的时候也会聊天,但内容却一本正经。不是在你一句我一句地接龙背古文,就是在讨论理科题目。

对此,于珊珊表示,磕到了,但又没有完全磕到。

当有无聊的同学来打听二人八卦的时候,于珊珊总会一脸无奈地表示:“我也知道他俩很配,但他俩这样子,我看再过二十年也谈不上。”

栗苒没有去认真品味于珊珊眼神中的复杂意味,也不愿去想更多的可能性。她的高中生活进入了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课程都能跟得上,竞赛也能听得懂,有了熟悉的朋友,也有让人安心的环境。她目前并不希望出现什么改变。

十月末的一天,栗苒和宋瑀城吃晚饭时,聊起来不久之后的艺术节比赛。现在他们班每天都会抽出一节晚自习课的时间练习合唱曲目,一首校歌,一首红歌,但个人决赛同样不可忽视。

上次初赛,宋瑀城行云流水一般华丽的《夜曲》给人许多留下了震撼,栗苒很好奇他在决赛中会表演什么曲目。

“上次的曲子抒情意味太浓,我能进决赛其实有些讨巧。”宋瑀城边吃边说道:“这次我打算弹一首难度高一点的。”

栗苒越发好奇,不禁问道:“你打算弹什么?”

“《月光》。”

“德彪西还是贝多芬?”

“你猜呢?”

宋瑀城抿嘴而笑,看起来文雅随和,柔软的黑发服帖地垂落眉间,很乖顺的样子。但栗苒觉得,宋瑀城的内心并不像表现出来得这样温和,他应当是野心勃勃,势不可当的人。宋瑀城身上有着一股烈日一般的锐气,这股锐气会让身边的人不自觉地信任他能做到任何事情。

栗苒缓慢地说:“我猜,是贝多芬的,月光三。”

不同于德彪西的印象派风格,贝多芬对月光的解读中多了一些凄凉和肃杀,尤其是第三乐章,激烈的情感喷薄而出,技法处理与情感把控上的难度都非常高。

“哇,厉害了,居然猜对了。”宋瑀城倒是回答得很干脆,没有再卖关子。“那你呢?唱什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非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