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

300章 宣府镇的重要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300章 宣府镇的重要(1/2)

故而,马祥麟只在前日离京时,匆匆看了一眼前来送行、刚出月子的凤仪,和襁褓中的幼女。

而马祥麟的岳父张铨,为了避免朝中物议不休,请辞兵部侍郎。是叶向高用了老牌政治家的智慧,教朱常洛将张铨转调至南京大理寺做寺卿,令这位贤臣,虽丢了兵部实权,至少仍留在朝官体系内,只是从原本要升任的二品兵部尚书,降为了三品的大理寺卿。

马祥麟知道,是自己连累了岳父的仕途。

再者,张名世是起复,马祥麟是罚边,一个授以参将,一个在数功抵一罪的圣裁下,才保住游击头衔,且是个光杆游击,由参将管着。

好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骁将之间往往也惺惺相惜,张名世自打见了马祥麟,就将“老张我就服你娘和你”挂在嘴边,又提西南戍边往事,又提彼此都下过诏狱。

郑海珠原已发现张名世有社牛潜质,联想到他在历史上竟连姚宗文之流都会出面保举去辽东带兵,真正是个人物,再亲眼见他一路行来和马祥麟称兄道弟、畅谈兵事的模样,心里总算放心了些。

此刻,马祥麟自然没有心思,去接茬张名世开自己的玩笑,而是转向郑海珠说正事。

“阿珠,你也觉得,宣府镇,比辽东镇还要紧?”

“对,”郑海珠毫不犹豫道,“你们来此镇,我梦里都笑了好几回。宣府在永乐爷的时候,就和辽东一样,是独立的指挥使司,全大明只这两家,可见在朝廷眼里的地位之重。如今莫看后金的势头健过北虏,但宣府镇比辽东镇更有文章可做。”

郑海珠说着,将桌上几个碗碟小盏一溜摆开,继续比划道:“宣府在九边中段,离北京城不过三百多里,比山海关近,且我们一路过来也看得分明,京师通宣府的官道,是京畿一带修得最好的,还有数条河流相接,所以,军兵、粮饷、火器辎重,最容易走陆路和水路,补给到宣府镇,马匹就更不用说了,可从北边直接买到。此其一,其二,宣府的西边才是张家口和大同,后金想着勾连晋商,宣府是避不开的地界,若宣府镇明里戍守、暗里谍探的活计若干得漂亮,能让鞑子车到山前断头路。其三,宣府镇又比大同还更北,如犄角直插北虏之地,与东边的宁远城遥遥相望,那么,倘使大明联蒙抗金呢?”

“联蒙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