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之影」

第二百六十九章 军人的数学需求(4K8)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军人的数学需求(4K8)(1/7)

伦敦的街头,湿漉漉的地砖间流淌着黑灰的流水。

两顶大檐帽下闪烁着红亮的火星,时不时吞吐出几团烟气,亚瑟与路易相伴而行,不疾不徐的朝着他们的目的地皇家学会所在地格雷山姆学院前进。

路易开口道:“我听说,伦敦大学的皇家许可状好像已经正式通过审核批复了。也许再过一阵子,学位证书就能发到你的手里。”

脖子上吊着绷带的亚瑟嘬了口烟道:“不用过一阵子,前阵子我帮阿尔弗雷德去伦敦大学报名就学的时候,教务处主任就已经告诉我,目前学校正在印刷学位证书,准备给我们这些第一批毕业的倒霉蛋们补发早该交到我们手里的学历证明。他还问我,等东西印刷好了,是给我邮递过去,还是我自己过去取。”

路易打趣道:“我猜你肯定打算自己去取。就我在伦敦居住的这段时间所观察到的事情来看,伦敦的邮政业务好像也没比巴黎好到哪里去。”

亚瑟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与现代高效率的邮政行业不同,19世纪的邮政服务就是低效、混乱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它那昂贵的价格和只接受到付的付款方式也常常令人无法忍受。

如果一个普通工人想要从苏格兰的因弗内斯朝伦敦的亲戚家里寄一封信,这往往会花费掉他半个月的工资。

不过,虽然邮寄信笺的价格十分昂贵,但是为了鼓励印刷行业与新闻行业发展,通过邮政系统邮寄报纸却是免费的。

所以,为了白嫖不列颠的邮政服务,有不少人就想出了个歪点子来规避支付高昂邮费。

他们把一份新报纸装进信封里,并在报纸的特定字母上刺洞。这样一来,收到报纸的人就可以根据刺洞的字母拼写出这则‘加密信息’。

而手头相对宽裕,又不愿意忍受邮政系统低效的家伙,则干脆选择在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上刊登自己的加密信息。

像是《泰晤士报》《曼彻斯特卫报》这些畅销全国的大报纸,通常都开设了价格低廉的个人启事专区和完全免费的读者来信专栏。

报社开辟这些专栏的本意是想要与读者们多多交流,拉近双方的距离进而推高报纸销量和影响力。

但是,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有许多情侣干脆把自己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不列颠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