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396手册审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396手册审核(1/6)

待唐植桐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其他委培生无不朝他竖起大拇指。

作为清澈的大学生只觉得唐老师讲的在理,还给同学们解决问题,是个好的、负责任的生活委员。

但作为参加工作几年,在本单位有一定职务,粗通人情世故的委培生来讲,今儿这次班会开的可是太成功了。

上来先表扬一批,堵住一些人的嘴,然后一拉一打,不仅将问题解决了,还没得罪人,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没有偏右的言论。

唐植桐拱手跟舍友致谢后,先把上午课程的作业给写了一下,在路坚拽过去抄以后,又专心的画起图来。

从57年开始,城区开始推广蜂窝煤,为此配套研发并推广了五八型民用两用炉。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唐植桐发现这炉子吧,一般,远远不如几十年后自己老家使用的炉子。

自己老家使用的煤炉子除了不能烧蜂窝煤,其他煤不怎么挑,除了无烟的优点,还有一个抽屉,具备火力旺、能烤饼、烤梨、烤地瓜的能力,而且上方烟筒处可改装成小锅炉配套暖气片取暖。

除了用的铁料有点多以外,满满的优点。

唐植桐一开始是考虑做这种炉子的,那点铁的成本自己能承担的起,不过一想到煤炭,就放弃了。

四九城城区之前对蜂窝煤、煤球实行不限量、不限购的供应方式,并提供“送煤上门”服务,即送到大门口,若想送进院子,得跟送煤师傅意思意思。

由于去年大搞小土高,煤炭消耗极大,冬天的时候供应就很紧张,而唐植桐把抵押房子的钱都用在了囤可食用的物资上,并没有买一些煤炭放起来。

虽然空间有不少木柴,但家里的老旧的炉子并不支持烧柴,所以去年冬天就那么凑合了一冬。

今年尽管小王同学说没有那么娇气,但唐植桐可不舍得让她冻着。

今后几年由于众所众知的原因,各种物资的产量都会下降,到时候带来的肯定是煤炭供应不足,而唐植桐的空间里有大量的木柴、柈子,所以他才打算搞个“改进版”的火箭炉。

厢房不用24小时不断火,下班后点着,吃完饭回屋,只取暖的话,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是空间里有用不完的木柴,一分钱不用花,而唐植桐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