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185出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185出发(1/3)

第186章 唐植桐之所以说发电报,一方面是因为老夫老妻,没恋爱时那么急迫,二来是因为电报性价比非常高。

普通电报一个字只需要三分钱(第54章“一字六分钱”为错误,已更正),五个字起算,加上译电费才一毛柒分伍。

还有一种叫书信电报,又叫“减价电报”,只按普通电报的半价收费,但这种电报的起算是22个字,所以选择这种电报的并不多。

以上两种电报都是在交发24小时内送达,比打长途省时、省力、省钱。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急电报,普通电报还在排队发送呢,加急电报已经发出去了,而且目的地的电报局收到这种电报后也是优先投送,一般当天就能送到。

第二天一早,唐植桐将东西绑上自行车,出了大门就将小米收进了空间,其他东西都是要在同行的押运同事前过明面的,就这么驮着去上班。

虽然开往安东的列车下午才发车,但上午还得算人员工资,不去不行。

由于邮电局属于服务性质的单位,上班时间要早一些,路过邮电局的时候,唐植桐进去给大伯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告诉了大伯自己的抵达时间。

并不是每个支局都有电报业务,有电报业务的支局叫“邮电局”,没有电报业务的叫“邮政局”,呼家楼支局就没有电报业务,所以只是邮政局。

邮电局有专门人员负责电报的发送、译文,也叫“电报员”,电报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字功底,以尽量少的将顾客想说的信息准确表达出来,非常贴近“信达雅”。

“明正午抵安”,唐植桐的电报很简短,正好五个字,三毛钱。

从四九城开往安东,1200余公里,大概要走20个小时,下午四点发车,到安东大概次日12点。

时间只能说大概准确,距离越长,不离谱的误差越大,前文提到过,单向道嘛,要考虑到会车、加列,没办法完全避免。

按道理来讲,算工资得1号根据上个月的考勤进行,但唐植桐1号不一定能回的来,只能根据现有的考勤,后面全部算全勤来算。

唐植桐贴心的用铅笔在工资表中标出每个人缺一个勤多少钱,这样1号可以根据这一版进行扣除,一道简单的数学减法问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