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183复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183复来(1/3)

第184章 唐植桐回家以后,跟张桂芳说自己要出差,而且是去找大伯公干,立马忙活起来,忙活着给唐植桐准备饭食,忙活着给大伯哥和小姑子准备粮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面食大国,尤其是北方更甚。

夏天嘛,由于气温的缘故,普通面食难以长久保存,张桂芳选择给儿子烙饼。

烙饼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这种面食由于能长久保存,都是军粮的首选。

烙饼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无非都是将小麦粉通过一定的工序加工成熟食,在关中叫锅盔,在西北叫囊,在四九城就叫烙饼。

这些面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含水量少,便于长久存储。

其实还有一种面食能久存不坏,那就是煎饼,所以张桂芳今儿说了不止一遍:“早知道就提前给你准备煎饼了,也能让你大伯和小姑尝尝老家的味。时间上来不及了,唉…”

唐植桐只听着笑笑,不说话。煎饼从开始着手准备到成型,起码得两天,确实来不及,说多了只会让母亲更加懊恼。

张桂芳忙着揉面,唐植桐也没闲着,着手准备炒咸菜。

唐植桐炒了两大锅,偷偷藏空间一锅,这是给大伯和小姑准备的,一切工序按照奶奶传授的来。

另一大锅咸菜,唐植桐自己装了满满一饭盒,剩下的放家里让家人慢慢吃,然后又拿出布兜,装了一兜香椿咸菜。

香椿咸菜跟其他咸菜不同,腌制好后没有水分,属于半干菜,便于携带。

一饭盒加一兜,这都是明面上的,单程两天多,总不能出空间往外掏,会吓到押运同事。

炒完咸菜,唐植桐又去担水,将水缸和油桶灌满,自己多干一点就能让母亲少干一些,除此之外,唐植桐还打算下午将院子里的菜浇一遍,也好让母亲少浇一遍,省些力气。

娘俩捯饬了大半天,干粮、咸菜都准备完毕,除此之外,唐植桐还拿着粮本的和工作证去粮店起了十五斤全国粮票。

当下四九城的供应趋紧,但比其他地方都要好,全国粮票卡的还不算严,等明年下旬再这么操作就起不出来了,最少还得加个单位证明信。

“这么突然?得去多久?”小王同学下班后,唐植桐才告诉她这个消息,小王同学听后很意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