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102代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102代粮(1/3)

第103章 事情有了眉目,唐植桐也就安心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今年天气暖和的早一些,莽子、荠菜自不必说,就连槐、榆钱也陆续开了。

唐植桐上午投递,下午去弄点牤子、槐、榆钱、荠菜啥的,去业余中专上课的时候,还会顺带割些草。

牤子,有的地方也叫盲子,不是公牛,是杨树开春的时候为了种群扩大而生长出来的一种人尽皆知但某平台却不让说之于口的器官。掉落在地的牤子比较老,树上未成熟的比较嫩,相对好吃一点。

槐就不用说了吧?带有丝丝甜味,是不少人童年不可多得的美食,免费的那种,会爬树就能撸一把填嘴里。

榆钱跟槐差不多,也有甜味,但吃到嘴里更黏糊一些。

荠菜也不错,略微有些涩,但经唐植桐凉拌后很下饭,现下除了唐植桐空间里的菜,唐家也没有余菜了。

牤子、槐、榆钱这三样,唐植桐只在近郊收集,不去远郊。

去远郊弄这些是跟农民兄弟抢粮,这事唐植桐不会干。

虽然城里生活比之前困难,但在各地支援下,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近郊的这些玩意并没多少人要。

作为首善之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是最高的,但也不乏实在学不下去退学或逃课的小朋友。

只要两块,就会有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上树帮唐植桐采集一书包。

荠菜得跑远一些才能挖到,好在这玩意生长不挑地,漫山遍野都是。

在众多可食用野菜中,荠菜口感最好,是穷人家代饭的首选,即便再过五六十年,市场上依旧有荠菜的身影,当然,那些都是人工种植的,味道偏淡。

唐植桐不知道勤劳到底能不能致富,但他清楚,勤劳能最大程度掩盖空间的存在。

唐植桐采集这些,只有一小部分是现下食用,其他的等后面几年掩人耳目用。

当最困难的时候,假如有人眼红举报,有人来唐家调查,看到一家吃黑色窝头,或者这种夹杂菜、槐的饼子,有谁会认为唐家伙食好呢?

就这么忙活了几天,唐植桐接到了吴海洋的电话留言,钱姐转告唐植桐:明天上午支局等着。

“说话口信也没头没尾的,说让你等着,不是找你茬吧?”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