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586烀白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586烀白薯(5/6)

到了人多的街口,商贩将车子支好,掀开锅盖,那小味立马四散而去,惹的一众饕餮循着味就找上来。

白薯本来就便宜,而烀白薯选用的又是白薯扭扭,没法切片晒成干的那种细长条,价格自然格外便宜,所以烀白薯的价格也份外亲民。

唐家当初即便不富裕,这口还是能吃的起的。

卖烀白薯的小贩会在车上放一摞小碟子,卖白薯的时候,用刀尖将白薯插起来,码在碟子上,然后用一个跟拂尘差不多的家什,从锅里蘸上汤汁,淋在白薯上。

顾客则站在另一边,从竹签桶里拿根竹签挑着吃。

在唐植桐的印象里,烀熟的白薯吸足了水分,表皮会呈现出闪闪发亮的棕红色,瓤是绵软的,一口咬下去,简直就像含了一口蜜,即便是烫嘴,也舍不得吐掉。

白薯不用去皮,也不用咀嚼,咬进嘴里后,用舌头往上膛一顶,立马就能散开。

在嘴里用舌头倒两圈,那特有的浓郁香甜,很是回味无穷。

这东西由于价格便宜,不仅孩子喜欢,老人也爱,尤其受牙口不好老人的钟爱,用皱巴巴的唇往嘴里一嘬,嘿,地道!

有些老餮追求地道,独爱锅底那一口,哪怕来得早,也会把位置让给别人,就等着商贩卖个差不多的时候,吃锅底的烀白薯。

锅底的白薯格外软烂,不用淋汤汁,本身就粘着一层,吃起来比上面的更有滋味。

买锅底的烀白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多跟商贩要点汤汁。

唐植桐吃过一回锅底,碟子底儿舔的那叫一个干净,都省的刷了。

虽然好吃,但在前几年的时候,烀白薯就慢慢的退出了四九城人的视线,采用烤的方式售卖白薯的越来越多。

但今年白搭了,卖烤白薯的也找不出几个来。

比起烤白薯来,烀白薯重量损失更少一些,兴许有些黑市里还会出现烀白薯的身影。

归根结底还是定量卡的严了。

对此,很多人发牢骚,以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这么多凭票了?

唐植桐对此有所耳闻,但对这种是非不分的人,通常是懒得搭理。

凭票是对大多数弱者的保护,如果不凭票,得多少人吃不上饭?

他们根本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