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支离破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支离破碎(1/6)

不管什么时候,国人总是羡慕生活在四九城的百姓。

即便是后世,人们也觉得胡同百姓才有地地道道的京味儿。

当下更是如此,生活在祖国的心脏,各种资源倾斜,晚上吃完饭出门溜达都是上广场,说不定还能和老人家在城门楼子上照个面,问一声“吃了吗您内”…

但只有真正进入胡同里,而不是那些大院,或者那些运气好分到了过去王府、富贵人家的大宅子,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胡同人家的生活。

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小房间里,既是卧室,也是厨房,还是客厅…

而卧室也不是一个人的卧室,而是全家老老小小,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来口人的卧室…

李源记得前世看新闻,网上铺天盖地对港岛笼屋的嘲讽,却不知四九城胡同里的老住民们,对此有没有感同身受。

赵春菊家的条件相对好一些,一间十平米的房间内,原本只住了一家五口人。

父亲去世后,剩下母亲、她,还有两个弟弟。

现在,只有赵春菊的母亲,和两个弟弟了。

当得知李源刚才将杀人凶手抓住,案已经破了,赵春菊的母亲带着两个弟弟非要给李源磕头。

满目凄凉,使人泪下。

好在赵春菊的二弟已经满十五岁,三弟也十二了。

二弟可以进厂接班,医学院那边也有补助,同学们还有捐赠…

总的来说,日子还能过的下去。

而或许是因为案子破了的消息让赵春菊母亲心里放下一块石头,并没有出现邱蕊担心的心疾复发。

等两人告辞离开了东扬威胡同后,邱蕊没急着坐车回学校,而是以商量的语气说道:“我想安排赵春菊的二弟去当兵,你觉得行不行?”

李源看了看天际边的云朵,一时无言。

牛逼啊…

当兵为什么在这个年代如此受人推崇?

其实就和后世公务员差不多,甚至更好。

后世公务员旱涝保收,而眼下当兵,至少能吃饱。

越是艰难的时候,越不会让军队饿肚子…

“能吃饱”这三个字,在现在乃至今后的二三十年里,特别是对农村百姓来说,都极具吸引力。

人家能随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