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19章 华侨公寓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9章 华侨公寓(1/6)

《燕京文艺》为了《小鞋子》座谈会费了不少心思,在座的也都是燕京文学界颇具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观点虽有争锋,但座谈会总体的气氛还是和谐的。

下午三点半,座谈会终于在一片和谐中结束,林朝阳起身与大家握手表示感谢。汪曾琪笑着对他说道:“朝阳你在会上的那番话说的真不错,想法独到。””就是平时读书时喜欢胡乱想,一家之言而已。”林朝阳谦虚了一句。

“之前《天下第一楼》在燕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我一直也没机会看看。早上轻泉和我说,剧本可能会发在下个月的杂志上,到时候我可要好好看看。”

“谢谢,还请不吝赐教。”

“我听说本子已经给人艺了”汪曾琪又问道。“是。”

汪曾琪点了点头,“好!以你现在的年纪,实在是难得。我跟老舍共事多年……”

他说到这里神色似有几分感怀,然后立刻整理了情绪,笑着说道:“你又是写小说,又是写剧本,倒是真有他的风范。”

汪曾琪当年也曾是《燕京文艺》的编辑之一,在老舍先生手下工作,颇得看重,私交也不错,八十年代他还曾专门写了一篇回忆老舍先生的文章《八月骄阳》,表达缅怀之情。

林朝阳连忙说道:“后进末学萤火之光哪里能与前辈相提并论。”“早个三五十年,谁又不是后进末学。”汪曾琪拍了拍林朝阳的肩膀,鼓励了两句后离开。

座谈会结束的五天后,《文艺报》上出现了关于《燕京文艺》举办《小鞋子》座谈会的消息,陶玉书在刊物上看到这个消息时高兴了好一会儿。

对于作家或者作者来说,举办座谈会无疑是对其影响力最大的认可。

林朝阳的作品成功举办座谈会,消息还发表在了《文艺报》这样权威的媒体上,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陶玉书那颗望夫成龙的心。

她高兴过后,不忘多买了一份《文艺报》当做带回东北的年货。

去年过年的时候,陶父说坏了今年要去东北认亲家,距离过年还没一個少月时间,梁俊书早早的就结束准备过年带回东北的年货了。

最近小少数学生都离开了燕小回家过寒假,燕小校园肉眼可见的热清了上来,图书馆的工作也有这么忙了,馆外同事们摸鱼的时间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文豪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