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英伦」

第75章 合作还是买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5章 合作还是买断(1/4)

对于参与到自己制作团队的事情,巴伦还是给了邦妮考虑的时间。mwannengwu

不过不管她最后是不是愿意加入进来,这个计划总是会推进下去的。

在最初的时候,巴伦想的是自己制作《叛徒》这个综艺节目,然后同某个电视台合作进行播放。

就像是后来华夏推行的“制播分离”,也就是电视台采购其他制作方的节目内容,在自己平台进行播放,其实最早就源自于英伦。

1982年,英伦的第四频道开播,这家政府拥有的商业电视台与bbc、itv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电视节目全部来自独立制片公司,它开启了英伦电视制播分离的时代。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第四频道的“鲶鱼效应”不断升温,1990年、1996年政府连续颁布的《英伦广播电视法案》,分别从外购节目比例、电视台所有权、节目版权等方面对制播分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些法令成为推动英伦电视产业繁荣的制度动因。

就比如英伦1990年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案》作出了所有电视频道外购节目比例不得小于25的硬性规定。

如今,bbc、itv的外购节目比例已分别达到50、60,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遍布全国的几千家独立制作公司和创意不断的英伦电视节目。

所以说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当初巴伦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成立自己的节目制作公司,参与到电视台的内容提供商之中,之后再积累经验,从而能够进入到电视台领域。

至于说节目制作的团队,其实并不算困难,最难的还是创意。

因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善,英伦电视制播分离已经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

在这个链条上,独立制片公司负责创意、制作,电视台负责采购、编排、播出、广告,模式公司代理节目版权销售,三方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在这里,像是在华夏常见的制作公司同时代理节目广告营销权的情况在几乎是不可能的——英伦大部分制作公司只做创意和节目,广告则全权交给电视台打理。

做好自己擅长的分内事,以专业的精神把创意研发和节目制作做到极致,这才是他们的理念。

而在节目的制作环节,除了以创意见长的公司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