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146章 去哄哄我汉家的‘东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6章 去哄哄我汉家的‘东帝’(1/8)

第153章长安急报!

长安城,袁府。

自晁错身死,吴楚乱平,曾经的中大夫、在吴楚乱起后,被朝堂临时任命为奉常的袁盎,便莫名淡出了朝野内外的视野。

――说来也是;

过去这二十多年,袁盎这个人名的出现,往往是和晁错形影不离的。

当然不是因为两个人关系好,而是两个人的关系,差到了能让朝野内外,都搬来瓜子板凳,坐下吃瓜的程度。

没人知道这两个人,是因为什么事交恶、因为什么事结怨;

人们只知道这两个人,几乎就是一块吸铁石的两面。

――晁错不苟言笑,不与人往来;袁盎长袖善舞,故交遍天下。

――晁错铁骨铮铮,极具原则性;袁盎老辣圆滑,凡事好商量。

平日里,二人相见两厌,除了朝仪之上,凡是其中一人走进某间堂室,另一人便会立即起身离开,绝不同席而坐。

朝中有个什么事,也都是其中一人但凡支持,另一人便必定会站出来反对。

而且是支持者越坚定地支持,反对者便会越强烈的反对。

《削藩策》便是如此。

晁错一纸《削藩策》,立志要做汉家的商君,袁盎就站出来,全方位无死角的给天子启分析:诸侯藩王造反,朝堂中央是吃不消的……

虽然说最终,晁错身着朝服而斩于长安东市,几乎完全是天子启个人的考量,但在天子启最终做出决断的过程中,袁盎也绝对没少出力。

推波助澜或许还算不上,但耳边风,却是实实在在没少在天子启身边吹。

晁错死了,袁盎顿感不妙――坏了!

――良弓藏、走狗烹!

不等袁盎想到解局之法,天子启一纸诏书,便让袁盎顶着奉常的职务,以天子使节的身份,去睢阳城外的吴楚叛军大营,劝降吴王刘濞。

没错;

劝降。

跑去吴楚叛军大营,劝降正攻城攻的起劲儿,眼看着就要攻破睢阳,并在事实上成为‘东帝’的刘濞……

“想起那日,刘濞老贼看我的眼神,我就感觉那都是上辈子的事。”

“能从叛军大营逃回来,也实在是祖宗庇佑……”

站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