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时见你」

第14章 第14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章 第14章(1/4)

要说小司马的相瓷的本事那是相当没得说,可说到古蜀语,既然没有得到承认,他又是怎么认出这两个字的呢,我向他提出疑问,他挪动了一下身子,让自己舒服的仰在竹椅里,缓缓道出了之中的始末。mchuangshige

成都的白马寺最早始建于明朝,是当时的四川布政司参政郭斗主持,仿照洛阳白马寺修建。曾经的成都白马寺除了寺院,还有一些烧砖的窑厂。

从1920年开始,因为就地取土烧砖的缘故,当地人在下面陆续挖出了一些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以兵器居多,不少铜器上还错有古纹和铭文,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加之西南少数民族多,流动性大且乱的特点,这批文物根本没来得及上缴,便被当地人一抢而空。

随之而来的便是古董贩子蜂拥而至,那批铜器成了他们手中的俏货,被称为“夏器”。

据说当时同期以花纹和铭文区分,有铭文的为贵,有花纹的次之,素面的则为最下,而最下等的当时仅以几元钱就被当地百姓卖掉。

建国后这件轶事被贾凹平的一位同事得知,那人也是很出名的考古学者,他先后几次去了成都白马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周边老乡家里找到了一批当年的青铜器,很多因为保存不当已经废掉了,最后只清理出来“夏器”48件。

他将搜求的兵器分为直刺,横刺,勾击三类,并且摹写出器体上的各种纹饰,通过大量的列举与对比,最终发现了古蜀文字的存在,他认为春秋以前古蜀人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断在了商末至战国时期。

可惜没等老人将这些心血发表,便因为建国后的那次动荡,犯了错误,被发配到甘肃酒泉那边去劳改,最终因为身体原因,死在了当地。

老人还健在的时候,小司马的师爷贾凹平曾去探望过一次,老人自知时日无多,便将之前的研究和“夏器”藏址托付给了他,可当局动荡,贾凹平一时间也没敢去取,直到过了些年平反风波过了之后,他才动身,可是却发现那些“夏器”已经不翼而飞,只留下老人的一些残存手稿。

听完小司马的讲述后我不禁感叹,真是世事难料,如果那位老人还在世,恐怕也早已是考古界的名臣硕老,也为文明的埋没而感到惋惜。

同时我也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下雪时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