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第136章 两张白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36章 两张白皮(1/6)

记忆中的长孙无忌舅舅,冷冷的望着自己道——“陛下该以社稷为重,不应困守于手足血肉之情!帝王家,最是无情!”于是,李治闭上眼,仿佛还是昨天。

他的哥哥吴王李恪,在永徽四年二月被杀,年仅三十四岁。

很巧,李治如今也到三十四岁。

哥的死让李治明白,哪怕本无意谋反的人,却因拥有了庶长子的身份而有了借机谋反的可能性,因此被置于死地,实属——

“众望所归”。

而这归根结底,用霄冬至的话来说——

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皇帝制度的问题。

适合当太子的,因为身份而不得不遵循君臣之礼,不适合当太子的,一直都忌惮有能力有才干的皇子,只有当嫡子之间的竞争不存在的时候,才能解决一切。

最好是——

王朝也不复存在!

一切制度都去掉,可在那之前啊——

他李治也必须慢慢得成为了杀伐决断,笑着杀亲舅舅的人。

他也记得自己那日坐稳高台,目送他的亲舅舅离开长安,一转头,手一挥,他就知道——

长孙无忌,在路上……必死无疑了。

至于,未来谁才是大唐的皇位继承人?

答案,有一万种可能。

他需要,他也想要一个真的能为天下着想,让百姓安居乐业者,不论身份,也就在这时……武则天带着农书出现了。

李治至今也不确定自己走的每一步棋对不对,但扪心自问,他是想要一试的,所以,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派系先土崩瓦解,李治脱离了众位元老的掌控,就扶持了武则天起来。

对内给武则天处理,自己对外,同波斯等国家交往,再从军事上,笼络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也是这个时候霄冬至“种”了毒,但是,这混账是自己调制的毒,等他李治解决了朝中的根深蒂固的问题,杀了那群老混账,今后,畅想着——

无论是恢复科举,还是编撰《唐律疏义》,再继续均田制等……都可以。

那一年,李治和霄冬至时常交流到深夜。

真是眼看大唐从频繁的灾害中恢复了欣欣向荣,可这欣欣向荣只是表面。

霄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