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34章 我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34章 我去(1/4)

所以陈景恪也没有着急,慢慢的来。

先培养几个表率出来,再慢慢的带动更多人。

他已经有了后续计划。

其实并不复杂,女子书院。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到迁都之后再说了。

让陈景恪教导未来太孙妃,此事并没有声张,也很少有人知道。

一切都是默默进行的。

就连伺候徐妙锦的仆人,也只知道她时不时的,会去陈伴读那里听故事。

别的就不知道了。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也是怕引起外面人的不满,横生枝节。

徐达作为徐妙锦的父亲,自然是知道的。

他找了个机会,邀请陈景恪去家中赴宴。

期间什么多余的话都没说,徐达端起酒杯‘哐哐哐’就是三大杯:

“景恪,啥都不说了,这是伯父我敬你的。”

“我知道你不喝酒,以茶代酒就行……”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为何会如此,不过也没有明着说出来,只是道:

“伯父伯母对我家多有照顾,我和徐大哥又情同兄弟,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之后两人就将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徐达说道:“最近几个月东南沿海尤为热闹,百姓无不期待开海……”

“一旦朝廷明旨下达,沿海城市将会爆发巨大的生机……”

“现在我更加理解,陛下为何要迁都北方了。”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开海只是第一步,如果后续政策无法跟进,富起来的也只是那几个沿海城市。”

“朝廷要做的,是用海贸来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让最偏远地方的百姓都能因此受益。”

徐达说道:“此事我有所耳闻,听说太子让金钞局牵头,组织各地衙门和大海商洽谈收购当地物产。”

“我和永昌侯他们也弄了个小商队,收购了一批瓷器、茶叶、棉布等物品。”

他说是小商队着实太谦虚了,总共十几家权贵,联合采购了七十余艘船。

不是他们不想采购更多,而是就只能买到那么多船。

去年放出风声要开海,民间的商人本来还有些怀疑。

但很快就发现,官僚权贵们都在购买船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