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

第285章 两军僵持由心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85章 两军僵持由心生(1/3)

武松回归梁山泊,梁山泊的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王英等人自缚,请求宋江治罪。

宋江假意训斥几句,又以梁山正是用人之际,让这几人戴罪立功。

当此之时,梁山泊确实需要人才。

高俅的十万大军已经兵分五路,向梁山进发。

在进军梁山之前,高俅采取了和童贯不一样的作战计划。

他先是派出先锋官王焕,带领骑兵在郓城,济宁周边扫除梁山的据点。

等剪除了梁山的耳目四肢之后,再开始正面与宋江对战。

高俅把主力驻扎在郓城县城,召集能工巧匠打造船只,以备渡河之需。

同时,他还向周边的府县下达了物资征集令。要求各府县,限期供应粮草:

违抗命令者斩

拖延懈怠者斩

以次充好者斩

潘小安也收到了高俅的粮草征集令。

既然有命令,那就要执行。

潘小安带着王大福来到东夷府粮仓。

东夷府粮仓就在西潘村。这些空壳的仓储,在潘小安上任之后,终于被填满。

按照高俅的要求,东夷府须供应三万石精米,一万两白银。

潘小安不敢推脱,在检查完粮仓银库之后,就连夜安排了装车。

为了表示对高俅出兵的支持,潘小安决定亲自走一趟。

他想要看一看,高俅是如何排兵布阵的。

此次押运钱粮的任务,还是交给潘忠的东夷府商行来做。

潘小安带着吴三刀,引兵一百负责看护。

一连走了三日,他们在临城的凤凰郡安营休息。

再次回到凤凰郡,潘小安带着些许感慨。

他带着王大福来到毛河大屋。这里地处偏僻,没有受到战乱的侵扰。

古人也很聪明,很多作乱的山匪,为了不引起朝廷的关注,看见有牌坊的村庄,他们并不会去劫掠。

因为这些有牌坊的村庄,都是掌握话语权的人的祖地。

得罪了这些人,土匪们再想要招安,连个退身步都没有。

潘家村也因此得保平安。

潘小安没有进村,他来到毛河大屋。大屋里的人,是从罗山脚下搬来的那些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