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

第333章 人民币国际化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33章 人民币国际化(1/3)

inf银河矿业集团原本就在非洲开了很多矿,再加上“中非投资峰会”之后的一系列投资计划,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问题很快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非洲矿山的开发难度比较大,最常见的是如何把设备运进矿山,又如何把矿产运出去,因而一直以来,非洲矿山的开发程度普遍比较低。要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欧美早就下手了。

基于中国对矿产的渴望,到了2004年12月底,中国这边已经派出了十万建筑工人以及大量的工程设备来到非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非洲人恐怕从来都没见过像中国建筑队那样的施工效率。

一天铺设十公里的铁路,根本不是事儿。

数周一座天险铁桥,简直小菜一碟!

非洲当地人见状,无不目瞪口呆!

这怎么可能?

中国人是神仙吗?

难道他们晚上都不睡觉,也在工作?

非洲人不敢置信。

以他们浅薄的认知,根本无法想象,当吃苦耐劳,技术娴熟的中国工人在先进机器设备的帮助下,会爆发出何等惊天动地的能量。

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任何困难,中国基建部队都能够迎难而上。

没用多长时间,中国“基建狂魔”的大名不禁响彻整个非洲大地!!!

同时,也令西方国家感到惊讶。

心想,中国基建能力如此牛逼,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岂不是要超过我们?

西方他们急了!

到了2005年,西方试图扩大在非洲的影响,于是在2005年1月21号下午5点钟左右,宣布了几项计划,比如300亿美元援助、为粮食援助拨款20亿美元、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中低收入国家贷款至多200亿美元等等……

……

中国,上海。

无疆大厦。

赵烨看着报纸上的新闻,脸色满是不屑,白秃鹰国这货的目的显然是,不想让中国继续在非洲增加影响力。

赵烨思索片刻,随后打开电脑,发送了几封电子邮件出去。

一周过后,知名外交政策智库“非洲全球对话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

“白秃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