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

第二卷 论于樊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卷 论于樊舆(2/7)

示贤才未必不能出于寒微,也是在暗示贤才未必不能出于豪右之家,要一视同仁才对!”

关羽捋着胡子默然不应。

公孙珣不由轻声失笑:“云长这是何意啊?”

“无他,我知道君侯此言是一番诚恳美意,有意教导于我。故此,我若翻脸驳斥,未免失于礼数,可是要我对那些出身豪右之家的人物高看一眼,我却极难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又怎么能应许呢?不如不应!”

公孙珣拊掌大笑……这关羽,倒是倔强的可爱。

不过,笑完之后,关云长倒是继续认真追问了下去:“君侯,还有一句‘天下苦秦久矣’,莫非也能以古鉴今吗?”

公孙珣当即肃容:“我不是说当今之世大汉已经尽失人心,而是说若有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那当政者就应该彻底反思己身了!”

“君侯所言甚是!”关云长肃然起敬。“若天下各郡国君长皆如君侯,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局面呢?”

公孙珣一时沉默。

“是羽哪里说得不对吗?”关羽依旧认真莫名。

“你还记得我们当日出赵国,遇到太平道聚拢流民往钜鹿一事吗?”公孙珣平静询问道。

“这是自然。”关羽当即应声。“怕是终身难忘。”

“那你知道朝廷诸公是怎么应对的吗?”

“不是不了了之吗?”关羽昂然反问。

“当日到了洛中,我师刘公刚刚因为京兆地震罢职,不好上奏此事,我便去寻了司徒杨赐杨公,具言此事。”公孙珣循循道来,居然是不气不怒。“杨公本就对太平道有所警醒,听我讲完此事后更是震动,便当着我的面制定了针对太平道与张角的处置方案……当时的情形,若是急索张角,怕是立即就要引起叛乱,从而天下震荡。于是杨公便在奏疏中建议,先不要动张角,而是通知各地方刺史、郡守同时动手,先将太平道三十六方的首脑拿下,然后将太平道众安抚在本地,最后再动用大军围剿钜鹿!”

“这是极对的策略!”关羽毫不犹豫的称赞道。“就该如此处置才对……可为何不见动静?”

“不知道。”公孙珣摊手言道。“反正当日主政者尚书令曹公自知天命将至,处处与人为善,便是素来不对付的杨公也未有阻碍,甚至联名上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