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葡萄架」

第5章 三角地带——八二年以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章 三角地带——八二年以前(2/3)

,是幼儿园和小学,然后是五六排楼房,楼房也是红砖盖的,看上去非常漂亮,我高兴起来,不知道哪个房子是我的家,我想我们要是能住进楼房就好了。我们在老家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房子,我妈带着我们姐仨常年租房子,住了东家搬西家,到了北边搬南边,在东营也是如此,我已经厌烦了搬家,我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解放车过了中学,过了电影院,过了大广场,还是往前走,前面渐渐的空旷起来,我急的汗都要流下来的时候,汽车才停在一堆堆碎石头和一排排水泥板的旁边,我爸指着前面一座座圆形的深绿色的鼓包对我们说:

“看,那就是咱们的家了。”我们都下了车,过了一条不宽的小河沟,来到第二排一个鼓包前,我爸说这些鼓包叫帐篷,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推开帐篷薄薄的木板门进去,屋里很小,很低,非常的闷热,我十步就把我们的新家走完了,新家的这一边是一整张绿帆布做的“墙”,靠“墙”摆着简单的旧桌椅板凳,那一边一张木板从底到顶把有限的空间隔成了两个“屋”,两个更小的“屋里”各放着一张大床,就像是在我们老家的大炕中央竖起了一块木板一样,整个屋里狭窄逼仄,杂乱破旧,只有进出的一扇门和三个小的像巴掌一样的窗户,窗户镶嵌在“两个”屋里,看得人直憋屈,我都快流泪了,我不喜欢我们的新家,它,远远不及我过去的家。

“咱们先在这儿住着,以后会有好房子的。”我爸说,我爸的声音儿还没落,我们的身边就响起了响亮的说笑声,吓了我们一大跳。

“是那屋。”我爸朝着绿墙那边努了努嘴:“咱们是和人家合住,这房子没有墙,不隔音,只隔着一层帆布,所以你们说话时要小点声,不然没礼貌。”我爸说这话时,也无比的大声,好像故意也要让“墙”的那一边听到一样。

我们便在帐篷里安了家。我不喜欢住帐篷,且不说帆布的那边住着的一家五口——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对青年夫妻,还有一个十六七的儿子,他们家快乐无比,一天到晚都热闹非凡,总把那所有的声音都丝毫不留的传递过来,吵的我们一刻也不得安静,连半夜都不能停息;也不说帐篷冬冷夏热,两季难耐,更不提漏雨渗雪,接的满地瓢盆。单说大风起时,十次有九次都会刮的帐篷四角飞扬,我们的家就部分或全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静静的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