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07章 空军,走出国门的机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07章 空军,走出国门的机会(1/4)

能坐在三座门这间会议室里面的,绝对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被常浩南的语出惊人给吓得不轻,但那主要是因为倒装语序,把重点放在前面了的缘故。

在听完他的整个思路之后,众人也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你以为常浩南是乱说的?

那他可不是乱说的。

实际上,哪怕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盟军行动结束之后,也有一批“维和”单位进驻并维持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存在。

只不过是由欧盟派出的而已。

这个思路之所以能被他首先提出来,主要还是一個思维开阔。

但是,跟常浩南此前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一样,计划归计划,执行归执行。

听到这话,后者自然知道是让他表态的意思:

“请首长放心,运输机部队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国内执行过几次陌生空域的长航时运输任务,有信心保障远程跨国运输任务顺利完成!”

“当初之所以选择高炮,也是因为他们手头实在没有像样的现代防空导弹,s125实在是没办法同时应对干扰和低rcs的双重压力,如果能用上哪怕是早期型号的s300pt,36dm1警戒雷达和5n63火控雷达的组合在近距离和窄波束模式下,也有相当大的可能烧穿干扰……”

突然被点到的傅友全赶紧回答:

“是!”

所以常浩南倒也不着急。

内行要考虑的问题,远比外行要复杂得多。

对于已经被炸麻了的英法而言,也可以对内解释说,自己在第一时间退出行动,回应了在巴尔干地区遭受的损失,而且正是由于自己的“强硬”立场,才导致美方被迫结束了盟军行动,维持了欧洲的繁荣与和平,赢。

常浩南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

最后,还是张老给定了调子:

因此,倒也没有人马上明确表态支持。

只不过,那批导弹到达的时间有些晚了……

“浩南同志。”

当然,上一世盟军行动的结局是联军方面取得完全胜利,因此这个所谓的“维和”自然也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性,只是给“军事占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