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20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20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1/4)

第521章这也能叫米格21改???

事前很少有人会想到,在整个新加坡航展的准备阶段,最吸引人眼球的型号并既不是阵风,也不是超级大黄蜂,更不是华夏的两款客机。

而是三天内飞了十几个架次,把诸多参展机型从世界各地运到樟宜会展现场的几架安124。

尤其是,当一架中型直升机被从安124的货舱里拉出来的时候,现场的记者几乎把当天的一半胶卷都用在了这个场景上。

这还没完。

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的美国人也拉出来一架c5,把本来可以从隔壁苏比克基地转场飞过去的黑鹰直升机拆掉机翼,塞进去空运到了新加坡……

这就完全是斗气行为了。

伏尔加第聂伯公司的安124每飞一趟都是要向货主收费的,而c5则是纯钱。

当然,这功夫财大气粗的美军倒也不在乎这点经费就是了。

此时距离冷战结束尚且不到10年,像安124和c5这种东西方的当家巨型运输机还很少与公众直接见面。

加上资讯传播也还不够发达,哪怕在照片上见过的人也不多。

法国代表团的领队,同时也是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副主席纪尧姆·勒梅尔看着周围面露遗憾的各路记者,总算是松了口气。

谁家正经老百姓掏钱买战斗机啊?

这让很多想拍到二者同框照片的媒体都在开幕当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新加坡航展包括开幕当天在内,的前四天是专业日,只对贸易与会者开放。

“早知如此,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包机运输……”

结果后者很快发现这是给自己打广告的绝佳机会,因此又送了不少俄国人自己的参展装备过来。

东南亚和南亚虽然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归比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强一些……

所以为了省事,他们就干脆找来了运费打骨折的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

再往后,局面就有些失控了。

结果美俄双方都表示,之前只是按照正常计划安排了货运航线,并无这两个型号的参展计划。

他们可是对这次航展寄予了厚望。

由于海湾战争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