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67章 空军的财神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67章 空军的财神爷(1/5)

华夏空军目前有14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二手伊尔76t/td运输机。

其中还有四架是留出来准备改装预警机的。

尽管数量很少、都不是新机并且相关的战术战法也还不太熟练。

但终究已经让军队体验过大型运输机的性能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回不去了。

在三倍于运8的载重下还能飞出三倍于运8的航程!

远程运输航空兵每年的年终总结交上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大飞机真tm的香,赶紧再多整点!

不过,部队的呼声高归高,考虑到前些年华夏捉襟见肘的军费,实在负担不起再引进更多伊尔76或者其它大型运输机的开支。

再加上大型运输机相比于同为空军装备的几种先进战斗机型号而言还是没有那么迫在眉睫,这件事情也就一直被搁置下来了。

但是1997年,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次要原因是由于96年的一系列事件刺激,军费总额按照计划猛涨了将近100亿元人民币。

同时因为几个民航型号的发展主导权被收归科工委系统,导致账面上又多出来了几十亿。

而主要原因则是,在编列1997年度经费预算的时候,一众人惊讶地发现,由于如歼8c、昆仑发动机和霹雳11等诸多开销巨大的项目集中在1996年下半年被提前完成,因此有一大笔原本在计划之中的项目研发和装备采购费用被省下来了。

这笔钱单论总数倒是并不比前面二者更多,也就是几十亿的水平。

但里面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汇配额。

放在90年代,这可是香饽饽。

主要是十一号工程技术引进过程中省下来巨额款项——

按照原来华夏这边的心理预期,包括技术转让、设备、材料、人工等费用在内,整个项目期间需要对俄方支付的合同总额最低大概在70-80亿美元之间。

其中要在96-97年度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就有近15亿美元。

但是苏霍伊方面去年在谈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让步,降低了采购单价并同时减少了要求华夏直接从俄方采购的飞机数量,导致这笔支出实际上相比原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