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6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46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1/3)

与此同时,在会展中心旁边的酒店里,几家俄罗斯参展商的代表也同样正聚集在一起,观看着塔斯社记者拍下来的视频和图片内容。

除了作为东道主的华夏之外,俄方对于这次香洲航展的准备是最为充分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也发现了这间酒店楼顶是拍摄航展,尤其是飞行表演的最佳机位,因此贡献出了足够完整和清晰的影像资料。

相应地,他们对于目前局面的判断也比法国人要靠谱得多。

“就一架二代机而言,这架飞机表现出的机动性,尤其是垂直机动性真是惊人。”

尽管波戈相在现场见证了歼8c飞行表演的全过程,但他当时所处的展区显然不如小白楼的视野更好,更何况摄像机还有光学变焦的能力,能够拍下一些更为细节的东西。

“你们看。”

波戈相把面前正在放映的录像带按停,指着屏幕上正在进行一个小半径盘旋的飞机机翼部分说道:

“这架飞机在低速飞行的过程中会打开前缘缝翼以提升升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结构在华夏人之前的型号上面是不存在的。”

“从视频上我们看不清缝翼结构的具体设计,但是从飞行姿态,以及启动的时机选择上仍然可以推测,这个缝翼的后缘应该经过低阻取向的特殊优化,所以可用的速度范围比较大,在这里飞机的速度至少有450km/h,但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作为苏霍伊设计部门的掌门人,波戈相几乎是在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就分析出了歼8c的机翼改进原理。

“不只是之前的型号不存在,我和阿尔乔姆·特鲁索夫之前已经在盛京的飞机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帮助他们对数字电传变稳验证机的飞控进行优化。”

说话的正是之前向苏霍伊公司报告了歼8c飞行性能的亚历山大·莫辛:

“他们这次展示的歼8c飞机,从好几年前就开始首飞了,实际上在这个型号的前面几架验证机上,也并不存在类似的设计,这个缝翼就好像……好像是突然被设计出来的一样。”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

由于歼8iiact的全部设计工作已经结束,因此暂时没有了工作可做的特鲁索夫和莫辛一起受邀来到了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