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

第22章 改进酿酒工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2章 改进酿酒工艺(1/4)

陈琦来到丰都驿的时候,就发现丰都驿的粮食产量很高;但是呢,卖不出去好价钱。丰都驿的粮价竟然只有中元城的五分之一,农民卖粮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得亏不老少。

所以陈琦参考前世华夏公仓储备粮的方法,提出了公家收粮,公仓储粮的方法。陈琦让司马笙收集大元帝国各州府,近十年来的粮价,并算出中位数;然后再算出丰都驿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是多少。然后根据粮价中位数和种植成本,计算出最合适的收粮价格,然后按照这个价格,由丰都驿主司府出面,设立官仓,进行收粮。

而且,陈琦为了方便农民们缴税,按照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熔炼重铸银锭,将其称之为官银。公仓在支付购粮款的时候,都是支付官银。农民们拿着官银可以直接去缴税,官府不会收取火耗费。

火耗费,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大元朝廷收税,只收五十两一锭的标准官银,那些个粮食、铜钱、杂银,国库一概不收。但是,地方官他们收税的时候,是不能拒绝实物抵税的。因为收税的时候,不是官府自己想要收什么就能收什么的,而是老百姓有什么,你才能收什么。

所以,各地官府都会有官拍行,将收上来的东西在官拍行换成碎银子。

官府在拿到碎银子的时候,不能将碎银子交给国库,需要进行熔化重铸成五十两一锭的标准官银。在熔化重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损耗,这个部分,就被称为‘火耗’。

当然,官府是不会自己承担这个火耗费的,这个火耗费在征税时就已经加到了税费里了。《大元历》中,对于火耗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加征多少火耗费,全凭当地官员的良心;因为加征的火耗费如果大于实际火耗的话,那个差额就归官员了;所以,在一些郡县,就会出现天价火耗费的情况。一般郡县的火耗份额会定在十抽二、三;有些黑心肝的会将份额定在十抽四、五。而在一些偏僻的郡县,因为赋税少,油水低,火耗甚至会数倍于正赋(标准税收)。

因此,火耗费几乎成为了那些个贪官污吏们名正言顺的榨取民脂民膏的手段。

而陈琦公仓收粮,官银支付的方法,则是直接断了收火耗费的途径。老百姓拿的本来就是官银,是官府自己熔铸发行的,你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