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的卯金刀」

第二百八十三章 苟纯出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苟纯出手(1/6)

<\/b>第三场《策论》先经过郗鉴身边的官员批阅,然后再交给稀鉴过目,等把这些文章全部都仔细看过后,大约周五左右,便开始放榜,因为到下一个周一需要让他们去考殿试。

空出一天让他们稍稍发泄一下,也能更好迎接考试。

可以说,这批士子从最初的《九章》,然后考《汉书》,接着考《策论》,以及最后的《殿试》,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月时间。

对刘泰来说,这批士子们非常重要,他们的重要并不仅只单纯的选才,同时因为大量士子来到邺城,在政治上让邺城百姓们安心,以及经济上这些士子们带来的大量钱财,也通过这一个月时间无声无息之间消化在邺城。

除了刘泰的推行的军史体系,这世界上能读书的要么是寒门,要么是世家。

他们掌握这时代绝大多数财富,但同时又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恨不得把自己手中财富给埋藏起来最好这一辈子都不会用上。

而刘泰举行的科举选士,就让这些世家子弟不得不把自己家里埋藏起来的金银,换成方便携带的盐票,然后再到邺城根据需要进一步兑换,然后消费掉。

让这些世家把手中埋藏起来的钱粮拿出来流通,从他们家乡到邺城这一路上到奴仆买卖,下到马车购买,尤其还有客栈,多少都会享受到这次科举所带来的便利。

同时因科举在秋收后,百姓们手中正好积累了不少物资,也正好乘这次机会,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出售给这些他乡而来的士子,让自己也顺势赚上一笔。

可以说,如果在这时代,谁能拥有旅游价值,也就只有这些有可能行万里路的士子们了。

随他们的到来给邺城上上下下的百姓们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与财富。

不过,随着放榜的时间到来,不论王度这种寒门,郑略这种外来世家,亦或者褚裒荀志这一种官二代,几乎所有人都焦急的等待这次放榜。

终于随着放榜的时间到来,刘泰特地从军队中抽调人手,一边维持住秩序,一边让人张贴榜单,另外则让一个嗓门大的家伙,开始高喊起排名来:

“第三百六十名,邺城曹泽,编号七十五号,第三百五十九名,巨鹿魏正,编号五百八十号,第三百五十八名,莱阳张河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晋末的卯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