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196章、你要盯着严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6章、你要盯着严嵩(2/7)

是衷心欢喜,些许薄酒,不足以称破费。”

严嵩微微笑了笑:“若官吏待遇法得以推行诸省,这衙署上下之间的诸多支用,就不需士绅富户破费了。俗话说得好,吃人家的嘴短。地方之难,本抚实知之。来,这第一杯酒,先敬诸位东道。”

“不敢!不敢!抚台言重了!”

“有幸”入席、出了地方和银子的江山县士绅富户代表连忙起身。

浙江上下官员不由得都在心里琢磨着:巡抚很懂地方。

那么只是他懂,还是陛下与杨阁老也懂?

严嵩短短几句话说清楚了地方运作之中的困难之处,而且也是官绅不被催缴税赋、不被摊牌徭役的另一个原因:地方士绅富户往往来帮着承担地方财政开支。

地方能收上来的赋税说穿了就是实物与铜钱、宝钞这两类货币。要正儿八经去较真,大明现在是禁止白银流通的。

在制度上,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交给朝廷的部分,剩下的部分都有用处;官府的开支,也只能从存留下来的铜钱、宝钞里来算。折色之制度下,部分实物折成铜钱、银子的有,但绝没有谁敢在公事环节里说不折宝钞、不收宝钞。

可宝钞现在已经多不值钱了?多年来,地方若不设立许多名目增加杂办,那么收上来的杂税在实质购买力上其实不断下降着。

随着越来越久的太平日子,迎来送往只会越来越多,安逸奢靡之风也自然日盛。只要像是有这样的宴请及迎来送往,出钱的都是地方士绅富户。

严嵩只说了吃人家的嘴短,还没说拿人家的手软。

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如今局面:士绅富户虽然没有承担全部的赋税,但他们实际的支出也相当大。

只不过把这账算起来,无非是他们最终获得了更多田地、产业、人力,进项大于出项罢了。

代价最终还是转移到贫苦百姓身上,转嫁到朝廷财政上。

现在严嵩向士绅富户敬酒,众人听他把话题聊到了赋税开支上,心里却七上八下的。

“陛下实则胸怀宽广。”严嵩却又聊到了别的事,“祝允明昔年酒后信笔著《野记》,多年后被逆贼所用。虽然江南士人前年妄议太宗旧事,陛下也只是令祝允明自承谬论宣之天下而已,仍赐同进士出身。《岭南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