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派也有春天2」

1 1255 你看地球都内卷成什么样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1 1255 你看地球都内卷成什么样(1/3)

搜遍279核战坦克末日堡垒战车,无人机群终于发现了生物组织的痕迹。

最靠近地面的堡垒战车的底部出口,被未知的爆炸物破开。仿佛开膛破肚一般丑陋的巨大豁口的锋利边缘遗留着未知的生物基因组织。而仅仅只是接触到无人机的照明灯光,这些类菌丝体的生物组织就纷纷“炸毛”。用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触须向着光源的方向极力伸展,并释放出微弱的电流。

“怎么可能?”经由身前显示屏全程目睹“导电触手”的女武神暗自皱眉。

“这就是‘微生物导电纳米线’。”吴尘轻声说道。

微生物导电纳米线(microbialductivenanowires,缩写为‘m’),简单来说就是微生物会导电的触须。也是一种有生命的“电线”。

早在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就发现某些微生物的培养液能够产生电流,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微生物电池。时至今日,现实世界已经发现了上百种与电有关联的微生物,并将这些微生物命名为电化学活性微生物(electrocheicallyactivebacteria,缩写为‘eab’)。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在一些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中发现了微生物纳米导线,可以帮助微生物进行远距离的电子传递。通过研究发现,导电纳米线主要有两类作用:参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和介导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参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比如硫还原地杆菌的导电纳米线可以将细胞内的电子,传输给距离其较远的不可溶含铁矿物,将三价铁还原,从而完成呼吸过程,并从中储存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这一过程也被称为“铁呼吸(fe(3)respiration)”。

介导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导电纳米线可以帮助微生物将电子传递给相邻的其他微生物,比如,金属还原地杆菌可以通过导电纳米线,将自己氧化乙醇产生的电子传递给硫还原地杆菌,而硫还原地杆菌则利用得到的电子还原富马酸,从而实现两个微生物在富含乙醇和富马酸环境中的共生。再比如,金属还原地杆菌还可以通过导电纳米线将氧化乙醇产生的电子传递给甲烷古菌,而甲烷古菌则利用得到的电子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从而实现两个微生物的共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反派也有春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