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次辅立身之本(1/9)

张居正曾经告诉朱翊钧,贱儒们对付皇帝最大的手段,除了落水,就是让皇帝在不断失望中变成绝望,一如道爷励精图治的前二十年和深居九重的后二十五年,而朱翊钧不让自己绝望的办法是,对贱儒们不抱有任何的期望。

少走弯路,直接快进到绝望,这样一来,就不会失望了。

王崇古是十分清楚皇帝这种心态的,他很明白,皇帝陛下根本不在意日后读书人对他的谩骂,功过唯有青史可以论断,留给时间去评价,正是基于如此,王崇古这么多年一直是谨小慎微。

只能说大明残酷的现状,催生出了陛下这么一个无情的政治生物。

用强兵去威胁自己的子民,这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儿吗?但大明皇帝就是这么干了,而且数年如一日。

王崇古真的怕武器的批判,怕皇帝的快刀。

“王次辅所言,朕知道,但朕和先生在这件事上的看法是一样的,不可吹求过急,等驰道修好再说。”朱翊钧知道王崇古嫌弃自己太过于保守,但还是告诉了王崇古他的决定,一如之前的钞法,户部无论如何央求,朱翊钧都不肯推行。

在欺负贱儒这件事上,朱翊钧表现出了激进性,而在涉及民生之事上,朱翊钧则表现出了保守性;矛盾无处不在,朱翊钧也是个激进与保守,矛盾统一体。

“陛下,陕西总督石茂华要回京了。”礼部尚书万士和面带不忍的说道:“陛下,解刳院的大医官说,石总督的身体抱恙,已是风烛残年。”

一如风中摇曳的灯烛一样扑朔迷离,随时都有可能熄灭,礼部已经开始为石茂华准备谥号了。

石茂华抗过倭,打过北虏,安定陕甘宁三边之地。

嘉靖元年,石茂华在山西泽州出生,嘉靖六年入学,私塾先生就说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因为石茂华读书,是过目不忘,作文章诗词挥笔能成,而且是诗书礼乐之家,其祖父是大明进士,父亲是大明举人。

石茂华十岁随祖父至绍兴,少年成名,在十五岁的时候,在绍兴豪取诗魁之称。

嘉靖二十二年,石茂华在山东考中了举人,次年甲辰年考中了进士,累进扬州知府。

当时严嵩的铁杆、工部侍郎赵文华巡抚东南备倭之事,大司马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刚刚打了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朕真的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