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论迹不论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论迹不论心(2/9)

徐渭送出去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只能依仗长崎总督府,在某个需要的时候,可以让这个女人有孩子,这样一来,就是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了徐渭的手里。

这就是读书人的阴狠。

“无毒不丈夫。”张宏擦了擦额头的汗,皇权和臣权冲突的第一线,不是宦官,而是皇帝本人,从刺王杀驾到大火焚宫,再到西山袭杀,皇帝陛下总是冲在危险的第一线,张宏自问,作为宦官的他,真的斗不过这些个文官。

这是遴选机制导致的差异,哪个文进士不是万里挑一的凤毛麟角?

读书人的阴狠和宦官的阴狠完全是两个维度的。

朱翊钧打算亲笔回一封书信,但是张宏拦住了陛下,因为大医官们叮嘱过了,这伤筋动骨的一百天,能不用右手就不要使用,所以只能冯保来代笔了。

在信中,朱翊钧先是慰问了在长崎的大明水师开拓的辛苦,慰问不是口头表扬,朱翊钧向来喜欢给真金白银,每人三十两白银,是皇帝的额外恩赏,直接给这些水师军兵的家眷,由南衙缇帅骆秉良亲自送去。

而后,朱翊钧肯定了徐渭的计划,在商贸活动中不断的搜集情报,减少浪里白条的危险,同样,继续利用其倭国内部的矛盾,给毛利辉元一定的支持,肯定了徐渭的判断和战略,并且继续让其便宜行事。

只要不是通敌叛国,出什么事,他这个皇帝给兜着。

徐渭的根本目的是挑唆倭国继续内讧,倭国的大名和倭国的小民都打累了,人心思定,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织田信长这样的猛男,倭国结束战国时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毛利氏的实力,根本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九州岛诸多大名不背刺毛利氏,毛利氏也赢不了,况且倭国的大名都是典型的顺风倒,一旦毛利氏作战不力,织田信长稍微游说一番,九州岛诸大名背刺一刀,毛利氏就会败的一塌糊涂。

所以,徐渭在给毛利氏支持,白银换军备。

徐渭在奏疏的规划大抵总结为一句话,毛利氏不死光最后一个男人,织田信长就不要想着一统倭国。

大明的漕粮箱的生产速度在加快,大明有着极其旺盛的粮食贸易的需求,越是商贸发达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越是缺少粮食。

比如松江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朕真的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