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海行」

第240章,契丹易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40章,契丹易主(1/4)

江朔道:「原来如此,虽然西边战事再起,难免又要生灵涂炭,但好歹北地战事平息,契丹也得了喘息之机了。」

大信义道:「开元初,圣人曾问政于贤相姚崇,姚崇献《十事要说》,要圣人答应他十件事才肯拜相辅政,其中第二事就是「对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说的便是要圣人不求边功,与民休息。」

江朔道:「原来姚崇早有此论,「救时宰相」果然名不虚传。」

大信义道:「开元年间大唐确实鲜少有主动挑起对外战争的,然而开元末尤其是天宝以来,圣人愈好边功,边帅常以抗击四夷、攻城略地有功而获官爵。」qs

李珠儿道:「是了,安禄山不就是这样平步青云的么?」

大信义道:「我闻皇甫惟明亦多年与吐蕃作战,连战连捷,故而为圣人所重。」

江朔道:「啊……那岂不是西边又出了个安禄山?」

大信义对江朔道:「那却大有不同……北地契丹、奚人,包括靺鞨、新罗,都是大唐的藩属,安禄山故意挑衅、逼反北地各族,成为他劫掠的口实,这些年其实燕军没打什么硬仗,只是欺负弱小冒领军功罢了。而吐蕃却是真的一心想要侵占大唐之地,两国多年大战,均是死伤惨重,唐庭亦从未对吐蕃示弱,只不过是姚崇、王忠嗣主守,哥舒翰、皇甫惟明主攻罢了。」

江朔又道:「原来如此。」他曾为李白书童,对于诗书乃至文艺还算有些见识,仗着他记忆超群尚能侃侃而谈;但对军政大事可就一窍不通了,江朔听李珠儿、大信义谈论,只能以「原来如此」相应和了。

大信义长舒一口气道:「无论如何,燕军撤出松漠,对北地各族而言,确是好事,大家都可以松一口气了。不过还是得防着燕军大军虽撤,却留下小股曳落河侵扰。」

李珠儿赞道:「大君侯果然熟悉燕军的战术么,不过此番燕军撤的很彻底,只因他们以为契丹发生了剧变,反抗的力量已经从内部瓦解了。」

江朔吃了一惊,道:「这却是为何?燕军大军压境之际,契丹各部尚能团结协力,燕军撤了却说内部起了变化,怕安禄山、高不危也不傻吧?他们又如何能信?」

李珠儿道:「溯之,遥辇八部你只见了楮特、迭剌、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山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