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一二五五章 宽河城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二五五章 宽河城(1/3)

好在出喜峰口之后四十里,山势便越来越缓,道路也变宽了,大面积的交通堵塞,终于消失了。

按照计划,傅友德在距离喜峰口六十里的平坦河谷中,设立了第一座兵站,用以转运粮草,并留军民各一万驻守于此。

这两万军民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口外第一座城堡——宽河城。

当朱桢一行抵达宽河时,都被这个山清水秀、土地平坦的世外桃源深深吸引了。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没人住呢?”老十二奇怪问道。

“有人住过。”老十一指着道旁的残垣断壁道:“应该是在元末兵荒马乱时废弃了。”

“还真不是元末。”朱棣摇头道:“这里是元朝宽河驿所在,进出塞外的必经之道,曾经繁华的很。又因为在山沟沟里,元末也没遭什么兵灾。国初时,这里还有两万多户人家,十多万人居住呢。”

“但是后来纳哈出看上这里的百姓了,派兵来强迁人口去了东北,不让他们住在离大明这么近的地方。我们一看,不能让鞑子把人口都抢走了,也开始动手迁人。结果两边你迁我也迁,就把这里迁成了无人区。”他接着道:

“还有北面的会州、富峪、大宁都是这种情况,都已经没人居住了。”

“王保保为什么要干这种事?”老十一奇怪道:“草原上也不缺人吧?”

“他们是不缺人,但奇缺工匠还有会种地的农民。”老四解释道:“这里是山区,没有牧民,虽然是蒙汉杂居,但基本都已经汉化了,以农耕工商为业,在纳哈出眼里自然是香饽饽了。”

“原来如此。”十一恍然大悟。

接下来几日行军所见,果然如老四之言,沿途皆是废弃的村镇。傅友德还是按照计划,每隔一段距离设一处兵站。又依次建了会州、富峪、大宁三处兵站,并留军民筑城。

至大宁时,大军终于离开了燕山山脉,进入了白雪皑皑的草原。

离开了巍峨燕山的庇护,面对着无边无际的雪原,明军将士终于没有了出征时的轻松,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这是农耕民族进入世仇领地的血脉反应。自打华夏民族诞生起,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就开始了。已经连绵数千年,至今仍未停息…

傅友德也终于召集主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父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