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吹」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风起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风起七(2/3)

张安安向赵佶推荐了王甫和朱勔二人。

此二人在金玉阁能说会道,给张安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担任使节正合适!

这是赵宋帝国日后最杰出的两位外交官唯一的一次合作。

张安安又向赵佶推荐了张择端,此人画工了得,可以将白河天皇和平正盛吃东瀛病夫纸条如实地画下来,日后供人欣赏!

这可不是张安安突发奇想,而是效仿大宋太宗皇帝。

当年大宋灭了南唐后,南唐后主李煜与小周后被押送至东京。

小周后那可是天下闻名的绝色美人,太宗皇帝早就垂涎欲滴了,随便找了个由头就宠幸了小周后。

就这,太宗皇帝还不过瘾,传来了画师临场描绘,成就了史上最著名的春宫图。

这是张安安从网上看来的,可惜是被野史误导的。

《熙陵幸小周后图》,所有宋朝的史料、野史、文人笔记均无此画的记载,就连记录小周后入宫的《默记》也无该画的记载!

要知道宋人的野史是很野的,连斧声烛影都敢记载,没理由不把这张世上最著名的春宫图也一并记录下来。

反而是在元朝的时候,出现了一幅野画,被传得煞有其事,据说是宋太宗赵光义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

抹黑前朝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元人如此操作也属正常,毕竟这是华夏优良传统,入乡随俗嘛!

明朝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有明确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沈德符还云:“此图后题跋颇多,但记有元人冯海粟学士题云:‘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首先,熙陵是指宋太宗的永熙陵,从而指代宋太宗。而皇帝陵寝的名字是继位者定的,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至道三年四月己未,宰相吕端上大行皇帝陵名曰永熙。”可见太宗的陵墓名称是宰相与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宋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