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家祖乡啬夫」

第三百二十章 黄忠威名,高览避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黄忠威名,高览避退(1/3)

第321章黄忠威名,高览避退

“弃城?”

听着诸葛亮之言,众将尽皆哗然。

严颜面沉如水,上前说道:“鏖战十日,我军伤亡千余,未立寸功就弃城而走,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

诸葛亮反问道:“以三千兵力,守住十倍于己的敌军十日进攻,帮助南阳郡大部分百姓争取到了撤离时间,怎能算是寸功未立?”

严颜无言以对。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立下大功了。

别看城中有兵马一万,可诸葛亮为了迷惑淳于琼,居然狠下心来始终只派三千兵马接战,甚至连偷偷换班都不让。

这样还能够挡住十倍于己的敌军猛攻十日,已经算是大胜了。

黄忠却是沉声道:“军师莫要忘了,临行前主公可是让我们务必坚守到南阳百姓撤往襄阳,现在还有许多百姓仍旧滞留于南阳境内,就此撤退,岂不违背了主公之令?”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南阳百姓是自北向南撤退,南方距离襄阳较近,应该都已经全都撤走。北方距离襄阳较远,却也在不断南撤途中。”

“从叶县撤兵抵达襄阳,就算轻装前行,每日行军四十里,亦需要十余日才能完全撤出南阳。若考虑到期间还会不断与袁军纠缠,花费的时间将会更长,彼时南阳百姓早就已经完全撤离。”

正常来讲,步兵每日行军速度在三十里左右,若有粮草辎重,速度甚至会降低到二十里。

每日行军四十里,已经是较为精锐部队的行军速度了,司马懿征讨辽东的时候,大军平均下来每日都只行三十里。

当然,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也有擅长奔袭的将军。

就比如魏国上将夏侯渊,号称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不过这种行军速度,大概率乃是骑兵,步兵跑这么快,估计没到地方就已经累死了。

兵法有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军队行军速度过快并非好事,一味追求行军速度,势必会造成许多士卒掉队,就算勉强能够奔赴前线的士卒,也会失去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敌军,必然会惨败而归。

南阳郡百姓撤退看似无比迅速,实际上自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汉末:家祖乡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