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晋」

第三二四章 内史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三二四章 内史(1/4)

大晋朝行政体系中,地方上的大郡是设内史一职的。比如会稽郡,吴郡等大郡皆有内史一职。内史之职可不是一般的辅官,是管理日常事务的要职。

大郡一般管辖区域大,所辖人口多,郡守或者郡尹之外,要设内史以管理日常之事,主持日常事务,以便于更好管理事务。管理日常,职责类同郡守,只是级别略低罢了。

若任丹阳内史之职,比之地方内史更为重要。谢安居然举荐自己为丹阳内史,这简直有一步登天之感。李徽听了,觉得不可思议,旋即认为一定会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司马昱也未必会准奏。

果然,谢安此言一出,郗超便第一个出声反对了。

“不可,断然不可。如此要职,李徽如何担当?此人不过做了半任县令而已,德才资历皆不足。调任京城已是逾矩,入京不足一年,门下省任职不过八九个月,怎可担当内史之职?朝廷自有官员升迁的规矩,怎可如此随意?这让其他官员如何能看待朝廷?”

郗超此言迅速挑起了殿上许多官员的情绪和不满,王谢子弟倒也罢了,自己也争不过他们。这李徽何德何能?名不见经传之人,居然窜升如此之快,这岂非让人心意难平?

于是乎又有多位官员站出来反对,言之凿凿,以朝廷法度规矩为制高点,坚决反对这项举荐任命。

谢安等人并不反驳,待这帮人呱噪之后,谢安才缓缓开口道:“陛下,郗大人和诸位同僚的话不无道理,然而,朝廷用人,岂能墨守成规?我大晋正在用人之际,青年才俊当给予机会,勇担大任。况且,李徽自入仕以来,在居巢县任上的能力有目共睹。剿灭湖匪,安置流民,治理洪水,力保流民不过江,确保京畿安稳。在剿灭袁真叛贼之事上,也立下大功,协助桓序抓获袁真之子。有功有能力的官员不提拔,朝廷之恩何在?况且,李徽入京之后,公务勤勉,行事谨慎,颇得上下认可。门下省上下对其能力人品都很认可。当然了,资历上确实浅了一些,但是老夫举荐此人也是为了更好的配合王坦之在丹阳郡的政务。需知,李徽入门下省之后一直跟随王侍中身边做事,两人已经形成了默契。这也是为了行事更加的便利和顺畅。这一点,也是王侍中所认可的。”

王坦之点头道:“正是。李徽年纪虽轻,做事却是少年老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