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婆孩子都活着真好」

第993章 光刻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93章 光刻机(1/3)

第九百九十三章光刻机

从医院出来天已经黑了,李乾从医院出来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去买了晚餐送到病房才离开。

看着桌上的晚餐,李夫人轻叹口气,“多好的孩子,可惜已经结婚了,要不然倒是可以撮合一下闺女和他。”

“李小子的确不错,如果能当我们女婿当然好。只是这家伙已经早早便结婚了,而且孩子都三个了,她的妻子温柔贤惠,而且十分漂亮,咱们闺女没有希望了。”

“哎,可惜了。”

李乾并不知道他走了之后,李部长两人竟然又讨论起了他,而且还想让他当女婿。

再次从医院出来,因为脑子里想的都是接下来该如何做。光刻机是晶圆代工中最核心的制造设备,制造成本和技术门槛都很高。因为光刻机涉及到众多学科内容,精密光学、精密运动、高精度环境控制等多项先进技术。因此,光刻机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精密设备,光刻机的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了半导体的制程和性能水平。

在后来被卡脖子的时候,李乾曾经看过网上的很多报道。说华夏五零年便开始研发光刻机,八十年代技术水平甚至领先世界。其实这有些言过其词了,八十年代华夏虽然还在进行光刻机研究,但是和欧美以及岛倭国的光刻机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而且国内因为科技水平落后,对芯片需求量不高,光刻机研发出来也没有销量。而且成本比起国外更加高端的光刻机相比也没有优势。

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华夏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用市场换技术、用空间换时间,贸工技的路线挤压了自主技术的成长空间,许多国企纷纷转型,技术下马、项目停滞,甚至有段时间,在社会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占据了主流,其中就包括了光刻机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华夏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是华夏光刻机却逐渐没落了。没有严密的产业链,华夏的集成电路产业自上而下地出现了脱节,科研、教育、产业,原本互为一体的科研体系变成了孤立的三个部分。产业上的生产厂家成了组装厂,给涌入的外资企业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软件商则成了国外技术体系的附庸,只能跟随国外的标准,原本大量从事光刻机研发的科研人才,有的去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老婆孩子都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