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弈江山」

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兴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一十一章 渤海兴兵(1/6)

晋历崇安四年春,大晋北方渤海势力——大将军,渤海侯,渤海州牧沈济舟(沈济舟大将军位,于晋崇安二年夏再次恢复)经过数年的厉兵秣马,此时早已兵强马壮,刀眀甲亮。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北方渤海最高权利拥有者沈济舟按捺不住争霸的雄心,终于竖起了清君侧,诛萧贼的大旗,以勤王助天的名义,亲自提大军三十万南下,兵锋直抵灞水上游大晋丞相萧元彻的势力边界,欲与萧元彻一战而定北方大势,大有不死不休之势。

沈济舟初发兵之时,麾下有主要谋臣四员,为将兵长史审正南、领军长史郭涂、军师祭酒田翰文、别驾司马祖达授。

关于其主公此次出兵,却分为了两个不同派系。以两位长史为首,主张立即兴兵,一战而北方可定;另一派以祭酒田翰文、别驾司马祖达授为首,主张不宜此时出兵,极力反对开兵见仗。

于是整个沈济舟的阵营,从一开始便分化为主出兵和主按兵不动两方阵营。

两方阵营以自己各两位沈氏举足若轻的谋臣为首,鼓动摇唇,各说其理,一时间喧嚣尘上,争执不下,两个派系更势若水火。

大将军沈济舟眼看大军出征在即,为使上下齐心,争取毕其功于一役,一战定鼎,故而在宣布征伐萧元彻之前,专门主持召开了战前军事会议。

沈济舟原本想要居中调停,对两个不同阵营皆勉励几句,好使他们摒弃争议,同心扶保自己,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

却未曾想,这两派四人竟当着他堂堂大将军的面,争了个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吵吵嚷嚷的让沈济舟顿时心乱如麻,头大如斗。

主战一派的审正南和郭涂,其理赫赫,掷地有声,所持论调大概有以下其三:

一者,渤海数年厉兵秣马,如今兵锋钱粮皆最盛之时,又值春回大地,乃是大战的良机,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若正趁时机,发兵讨萧,一战全功;

二者,天下苦萧久矣,此时出兵,清君侧,诛萧贼,名正言顺,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而不在萧也,为何要坐失良机;

三者,萧元彻虽也筹谋已久,但势力远逊于渤海,正所谓先下手为强,为何不逼萧元彻与渤海开战,仓促之间,萧元彻即便应战,也必然兵力。钱粮捉襟见肘,再有天下向大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对弈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