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

BUG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BUG(1/2)

看到泰山派的做法,不由得想到孔子的弟子仲由,也就是子路。

巧的是孔子、子路也是山东人,和泰山派在同一地方。

子路就是好勇斗狠。

孔子在《论语·颜渊》里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意思是只用了单方面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了吧。

孔子也说过“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的评语。

子路的结局是救助卫国内乱,结缨遇难,遭遇横罹。

不知道金庸在写泰山派的时候,是不是参考了子路的典故。

弘一法师说,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曾国藩也说过,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这些也是可以修为的。

看过武侠小说,看到虚构的,却也是鲜活的例子,再结合圣人之言,不由得感悟油然而生。

难怪武侠小说可以风靡一时,红得有道理,被喜欢得有理由。

再看看泰山派的长者天门道人,他考虑的只是田伯光的武功,其他的什么都没想。

福德之类更是不沾边。

除非是在很紧张的节奏中,那时候是只会顾着眼前,顾到眼前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这种紧张的节奏,总要离开才好。

所以说会休息才会工作,一般来说,工作的节奏是紧张的。

那么看武侠小说,也成为放松的一大选择,这倒是不错的。

原文是——定逸点头道:“这是岳老儿的得意之作,叫什么‘长江三迭浪’,据说是第二剑比第一剑的劲道狠,第三剑又胜过了第二剑。那田伯光如何拆解?”厅上众人,个个都知华山剑法中“长江三迭浪”这连环三招的了得,均欲知道田伯光的应付之道。只听仪琳道:“那田伯光接一招,退一步,连退了三步,喝采道:‘好剑法!’转头向地绝师叔道:‘牛鼻子,你为什么不上来夹攻?’原来令狐大哥一出绝招,地绝师叔便站在一旁,并不上前相助。

“地绝道人冷冷的道:‘我乃泰山派的正人君子,岂肯与淫邪之人连手?’我忍不住了,说道:‘你莫冤枉了这位令狐师兄,他是好人!’地绝师叔冷笑道:‘他是好人?嘿嘿,他是和田伯光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流年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