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

生与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生与死(1/2)

成吉思汗到了垂暮之时,他的死因众说纷纭,留下不少传说。

总之死亡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再英雄了得,也要面临这一关。

成吉思汗的死,也是启动着郭靖的生死观。

也就是因为看到了成吉思汗的死,郭靖这才以死为生。

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往后的郭靖活着的哪一天不是向往着死呢?

死是他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让他获得了至高荣誉。

郭靖是可以这样有这样的生死观。

可每一个人对于生与死的人生课题,都有不同的认知。

郭靖只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用,才会被放大。

有人认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死?

孔子也说,不知生,焉知死?

也有人说,生是生,死是死,把活着当作是死亡的通途,理论上也没什么错,可是你的生命品质呢?

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吗?

村上春树也说过,活着,就意味着必须做些什么。

郭靖很干脆,活着就是为了死亡,马革裹尸那是无上荣耀。

他的生命闭环并不广,难怪他也没什么容人之度,身边的人也就这么几个。

这倒是一脉相连。

原文是——成吉思汗站了一阵,但觉全身乏力,正要回帐,忽见一小队人马飞驰而至。当先一人白袍金带,穿的是金国服色。成吉思汗一见敌人,精神为之一振。

那人在远处下马,急步过来,遥遥拜伏在地,不敢走近。亲卫报道:“金国使者求见大汗。”成吉思汗怒道:“金国不肯归降,派人来见我作甚?”那使者伏在地下说道:“下邦自知冒犯大汗天威,罪该万死,特献上祖传明珠千颗,以求大汗息怒赦罪。这千颗明珠是下邦镇国之宝,恳请大汗赐纳。”

那金国使者禀罢,从背上解下包袱,取出一只玉盘,再从锦囊中倒出无数明珠,跪着双手托起玉盘。成吉思汗斜眼微睨,只见玉盘中成千颗明珠,都有小指头大小,绕着一颗大母珠滴溜溜的滚动。这些珠儿单就一颗已是稀世之珍,何况千颗?更何况除了一颗母珠特大之外,其余的珠儿都是差不多大小。但见珠上的光采柔和晶莹,互相映照,玉盘上竟似笼罩一层虹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流年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