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

重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重用(1/2)

怎么发现,书中的人都在惯着郭靖。

他那样的凤凰男在现实中很难有出息。

在书里却是扶摇直上。

再一思索就明白了,华筝和黄蓉各有各的蠢,关键还是一个蠢字足以蔽之。

如果她们不蠢呢?那还有郭靖什么事?

但凡稍微聪明一丢丢,郭靖就一点市场也没有了。

他会吃得开才怪!

至于成吉思汗,之所以惯着郭靖,那是从来没把郭靖当一回事。

郭靖还能是威胁吗?

他无论死活,都可以派用场。

郭靖之所以选择壮烈殉国,那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活着的市场。

除了一死,他还能干嘛?

不过有一点细思极恐,他要作死,那是他自己的事,他也就作死有本事。

但是他给自己的孩子起的又是什么名字?一个叫郭襄,一个叫郭破虏。

他难道不知道襄阳只不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襄阳守得住吗?

能够逆天改势,叫单于折箭,永不来犯吗?

他有把握吗?

如果自身惴惴,又何必给亲生儿女起这样的名字?

这种名字一看就知道,襄阳在,他们就在,襄阳一旦攻破,他们也不复存在?

怎么小孩生下来就准备牺牲的吗?

他自己要牺牲,为什么要连坐到孩儿身上?

郭靖毫无边界感可言。

给杨过起名也是这么回事,根本就是在连坐,难怪杨过倒霉就倒霉在他手里。

而且郭靖的为人父,跟金庸笔下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凌退思一样,还有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两人还都是有头有脸的伪君子。

那么看到现在就明白了,华筝和黄蓉那是非蠢不可,蠢就是可爱,不蠢,还有什么可爱可言?

那是注定的,也是颠倒梦想。

这是荒谬的,同时也是必然配置。

原文是——次日,成吉思汗大会诸将,计议西征。会中封郭靖为“那颜”,命他统率万人。那颜是蒙古最高的官衔,非亲贵大将,不能当此称号。此时郭靖武功大进,但说到行军打仗,却是毫不通晓,只得连夜向哲别、速不台等大将请教,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流年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