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

品析与展望(六)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品析与展望(六)(1/2)

为什么人家做出来的剧情,从一开头就能抓住眼球,还越看越有味道,细细剖析,发现技法娴熟,人情洞明。

那么现在要怎么做呢?

其实分两条线运行即可。

第一、立足现实。

第二、尊重内心。

当然要做到这两点,起码要探索内心和探索社会,这是一系列的基础打底的实践活动。

但知道从哪里做起,总还好些。

故事发展到黄药师如愿报仇,一个开局已经完成。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开局讲的是一个死字。

都是九死一生。

其中黄药师是实打实地九死一生,他学了一身好武功,活下来就不容易。

偏偏还要拼命,他不想活了,这才不顾一切地要报仇。

冯蘅却是虚的。

看似惊险万分,让人提心吊胆,其实什么事都没有。

这样结合起来,再看黄药师初睹冯蘅的芳容,那一帧特写的画面。

仿佛是十六岁的初恋。

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那一刻其实蕴含着新生。

而且两个人都不知道,只有观众的视角才可以看到这一点。

黄药师重伤,冯蘅把他带到农户家养伤,不久家里人来找她,她为了不打扰黄药师养伤,自己出去引开众人,跟着回家。

两人的初遇就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三离三合的虐心遭遇。

这也就难怪在冯蘅死后,黄药师都没动念再娶,太麻烦了,不想再受折腾了。

这个剧里,贯穿始终的其实就是“生与死”,在死的气氛中,有生的迹象。

在生的聚合中酝酿着死的离别。

生生死死,构成了这一段浪漫而凄楚的爱情。

就因为有生与死的生命主题,所以采用了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这都是很贴合的。

留心看开头那一段黄药师报仇之后,发现冯蘅还在。

这一段其实是用了戏剧的手法,跟现代一些影视剧的表现截然不同。

现代的有些失之于急切,好像要迫不及待表现爱情一样。

而人家却是别惊动了爱情,这是一种人文气息。

不错,急功近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流年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