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定鼎」

第568章 钻床机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68章 钻床机械(1/3)

最后赵云参观了榫卯工厂,关于华夏使用钻子的历史,在后世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新石器时期古华夏人就发明了钻子。

可以说钻孔钻子与钻木取火,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现,据考古出土,原始华夏人竟然使用钻子给病患开胪,这是让人不可想像的事情,被开胪者竟然还活了十几二十年,他的死后,历经数千年,其骷颅头被后世人所发现,华夏古人的智慧与胆量,因而震惊了整个世界。

古化的钻子有三种,与取火工具几乎相近,差别在于钻头,取火钻子的尖端部分,仅仅只是削尖而已,而钻孔钻子则不同,工匠会使用尖锐的石刀片、铜刀片、铁刀片当钻头使用,也有采用陶磁片充当钻头。

早期的古人使用的搓钻,和取火工具与时俱进,工具类型最为简单,一杆笔直的树枝、一片尖锐的石刀、一条细绳便可做出搓钻。

不过搓钻用起来相当的费力,不言而喻使用的手掌要吃尽苦头,可见工匠使用搓钻,加工出各类饰品与工具,是相当的不容易。

可以想象一块玉石,通过手搓去加工钻孔和打磨,还要钻出花纹装饰,需要消耗多少的时间以及工匠的血汗。

后世将每一块出土的玉壁、玉琮、玉钺、玉璋等上古玉器,视为国家珍宝,每一件玉器的背后,都有一名或数名工匠的努力与血汗,不光代表着古华夏人的工匠精神,还证明了古华夏的文明程度,每一件都当之为国宝。

第二种钻孔工具便是舞钻,舞钻由一杆笔直的树枝、一个固实的木轮、一根细皮绳、一根木制压杆,加上钻头石片或铁片组成。

木轮置于钻之上,被钻杆从中间穿透并固定死,钻杆另一端穿过一条细皮绳,皮绳两头系在压杆的左右两端,压杆中心被钻杆穿过,但不固定死,压杆与钻杆之间有合适的缝隙。

使用前先正方向转动压杆,使细皮绳缠绕在圆钻杆之上,而后将钻头对准被钻之物,双手放在压杆两边,轻轻用力往下压按压杆,一压一收细皮绳便会带动圆钻杆正反旋转,按压时圆轮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反复动作不多时便可完成打孔。

此工具使用起来相当省力,古代工匠可连续使用舞钻孔,不用担心手掌会起水泡,而且效率力极高,就算是面对玉石或坚石,只要功夫深,便可以将其钻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