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定鼎」

第436章 老囹昏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36章 老囹昏花(1/3)

赵云听后想了想说道“当下盟军与董贼已陷入疆局,袁本初身为盟主,却不思进取,留在酸枣县与韩馥扯皮,对于联军的进程并没有帮助,反倒是朱太仆从中牟起兵加入战斗,使董贼退至绳池,袁公路也兵临武关,然而联军的粮草仍无改观,若是此时皇甫大帅与我回到洛阳振臂一呼,必然会有众多诸侯听大帅呼应,反董大业定能成功!”

皇甫嵩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子龙啊!我已是五十老朽,近来又老眼昏花,常做出错误的判断,又怎么能主持大局了!”

皇甫嵩顿了顿又说道“我皇甫嵩出身武人世家,世受国恩数十年,虽略有小功,却多次错过诛杀奸臣的良机。去年董贼被封为并州牧,董贼却不肯交出兵权,带着五千兵在河东停留不去任职,便已漏出他的野心。当时我手握三万精兵,我侄儿皇甫郦劝我趁机除掉董卓,我却老令智昏不给予采纳。之后董贼又得大将军之令入京逼宫,私废少帝立议陈留王,我也没有听劝起兵反抗。反而听从逆子之言,自去兵权入京伏罪,眼见百万洛阳百姓被董贼强行迁移,途中百姓死伤过半,皆是我皇甫嵩之罪也!我又有什么颜面示以众诸侯面前,还谈什么主持大局?我老了,是一个老囹昏花的老朽而以,匡正大汉已是你们年轻的大任!”

赵云听后欲言又止,心中五味杂陈,心里想着皇甫嵩只不过是一位武人而已,上阵杀敌驱逐外族平定叛乱,他是无愧于皇帝与天下,可是将国家的政治民生及存亡问题,强压于他一人身上,似乎有所不妥。

之后不管赵云如何言语,皇甫嵩都坚持不愿意离开,赵云也没有办法,只能离监牢回到司徒府。

回到别院后,赵云便有些怀疑人生,其实救皇甫嵩也确实意义不大,即便是将皇甫嵩救回武州,也仅是使赵云获得重情重义之名,又或许会有皇甫嵩的旧部投向赵云,然而与赵云亲来长安的危险相较,似乎有些不相称。

好在赵云此来还有其他目的,那就是救出三员降将的家人,当然就算不理此事,郝萌、侯成、宋宪三人也会效力于自己,只是其忠心肯定不会太多而已。

在这个时代祸不及家人,尚且是为人之道的原则之一,当然也非是绝对的准则,先秦的夏商周三朝尚且能坚持。

如夏启杀死伯益破坏传统禅让制,这种残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