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定鼎」

第417章 袁绍相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17章 袁绍相邀(1/3)

果然第三天早上,董卓大军便徐徐退之,十万大军在一天之内,全数退入谍城,联军方面也没有出城追击,其中刘备多次提议追击,皆被赵云与曹操驳回。

五月初,从联军酸枣大营,传来了盟主袁绍的书信,袁绍邀赵云等人前往酸枣议事。

赵云看完书信后传阅于众人,自己则开启了前世赵平的历史知识,若是赵云没有记错,此次袁绍的召唤,乃是为了议立新帝,当然袁绍信中一字未提,只是言明商议未来战略。

后世正史上,袁绍在起兵前,曾与冀州牧韩馥密会,两人打算以献帝年幼尚且被董卓控制,情况难以预料,不知献帝生死为由,另立幽州牧兼太傅刘虞为帝,可惜曹操与袁术极力反对,从而此事作罢。

不过而今也偏离历史正轨,此事本应发生在二月,之后才有阳人聚之战,如今有赵云的存在,历史发生了混乱,也许袁绍认为时机未到,当下董卓在平阴吃了大亏,盟军行势一遍大好,叫袁绍窥得良机。

赵云见刘备与曹操皆已传阅,便朗声说道“当下贼军势弱,袁盟主在酸枣大营寸步不前,而今还邀我等议事,岂不是在浪费时机?”

刘备也接话说道“以当下的形势,就是傻子都能看出,联军已经胜券在握,只要袁盟主挥兵东进,一路攻占成皋、巩县、偃师,与我军、王匡军、孙坚军直逼洛阳城,董卓必逃入函谷关,再派袁公路从南阳佯攻武关,董卓便不得不放弃弘农郡,退至潼关以保三辅之地,加上西凉的马腾与韩遂,还有皇甫将军的旧部,董卓便是腹背受敌,其败亡也是指日可待,不知还有什么可商议?”

刘备之言也不是因为他眼光独到,而是之前陈宫的计策,只是行势不同,略微变动而已,在场众人也是知之为上策。

曹操也是微微笑道“天下之士皆以袁本初为首,此人却心怀私心不思进取,明知可以轻易击败董卓,却一直止步不前,在酸枣大营享乐观望,此次相邀恐又出了什么馊主意,不必去理会他也罢,不如你我联系孙文台与王太守,众军联合七八万共击洛阳城,那有不克之理!”

曹阿瞒一直认为,大将军何进之死、少帝刘辩之亡等一系列事件,皆是因为袁绍向何进出的馊主意所致,若非董卓、丁原等入京逼宫,也不会有之后的连锁事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