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定鼎」

第367章 鸠杀少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7章 鸠杀少帝(1/3)

又如荀彧与郭嘉,曾经也对董卓抱过希望,见董卓不可辅佐才心冷放弃,特别是荀彧所谋所策,也是偏向于天下诸侯与汉朝皇室。

董卓听罢心里有些动摇,但是伍琼与周毖立刻强烈反对,后来在廷议时,三公之一的杨彪与黄碗也是不支持迁都,两人可能是担心会动大汉的根基,而伍琼与周毖则是主张应战,两人显然是忠于董卓。

之后董卓也没有决定,只是将李儒与贾诩留了下来,董卓对两人问道“当下天下诸侯会盟酸枣,二十几万大军兵势汹汹剑指洛阳,两位先生为之奈何啊?”

李儒缓缓说道”当下牛辅将军兵发并州,必须防止白波贼与叛军联合攻打司隶,主公应命令牛将军不可主动攻击,应以阻断白波贼南下为主要目的。再则主公可派三万精兵,北上攻打河内郡的王匡,此人乃是何进部将,占据黄河北岸,与河南相望,一旦叛军酸枣而来,王匡必与其两面夹击,王匡贼子决不可留,速速扫除占据河内,还能打通与并州的通道。再则主公得马上派兵入驻阳武,不日叛军必然会进犯河南,阳武乃是司隶东门户决不可失之!”

显然李儒也不支持迁都,此间作战部局早已了然于心,董卓沉思之际,李儒又说道“还一事主公必须即可决解,袁绍等人皆是弘农王的拥护者,如今叛军已至,若是袁绍再与弘农王勾结,甚至是将弘农王救去,那便大事不妙,袁绍等人重新拥立弘农王,我等就成了叛贼,还请主公立刻派人决解掉弘农王以除后患!”

董卓听后有些犹豫,废除汉少帝拥立新帝,是因为弘农王刘辩无帝王之资,尚且还留一些余地,但若是将弘农王除去,岂不是成了试主乱臣,到时候便是一点退路都没有。

于是董卓又朝贾诩问道“文和先生以为郎中令之计如何?”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此计乃是不得已为之,除非主公已放弃迁都,否则绝对不可行。”

董卓想了想又问道“若非先生也支持迁都?”

贾诩继续摇了摇头说道“大汉在长安立都两百年,又迁至洛阳近二百年,洛阳乃是大汉根基国本,绝对不可轻动,况且叛军尚未有所行动,主公便动了迁都念头,岂不是向叛军示弱!”

贾诩这个老狐狸,讲了一堆废话,看似在分析形势,其实根本没有回答董卓的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