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定鼎」

第267章 依法治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67章 依法治国(1/5)

赵云的一番言语确实是出自于本心,也是当下时局的一面,并没有半点虚言,诸葛珪虽然心存汉室,但也理解赵云的处境。

赵云向汉灵帝表忠心,放下权利回乡当平民,乐浪百姓也不会换得更好的生活,甚至会因苛捐杂税,不堪重负重新举旗造反。

这可是近百万的流民,没有赵云又有谁能镇得住,再者说了以皇帝的尿性,定然是直接放弃乐浪,因为乐浪只是大汉的边角而已。

诸葛珪乃是智囊之士,自然是深知其中的道理,他也只能放下忠心,用自己的才能回报赵云恩惠。

只是诸葛珪心里仍然有些毛刺,他想了想终于还是说道“愚兄还有一个疑惑,希望君侯能给予解答!之前在奉高城,童贵三人欲对君侯,没有过都久便一人失踪一人自杀一人被杀,这事情似乎有些巧合!”

赵云听罢笑道“都是小弟下的手,童贵,三人恶贯满盈死有余辜,小弟一向忌恶如仇,看着似乎有些狠厉,但那是小弟对恶的态度,还真是无法改变。今日索性一并告知兄长,常山八恶之死,尽数出自小弟之手,张逸的子侄与五石散作坊,也是我做抢的,并且还杀死了张逸的侄子。在洛阳北军时,我又设计抓住了曹破石,并且用数种方式折磨他,曹破石死状极惨,可小弟的心却极为痛快,同时没有半点悔意,天地之间已无正义可言,小弟只能用这种手段来打报不平了!”

诸葛珪听罢点了点头,没有半分惊异的说道“其实种种人们早有猜测,君侯有侠义心肠,做这些事一点也叫人意外,愚兄今日也只是出于好奇并无他意,听了这许多之后,愚兄反而更加敬佩君侯,但是以爆制爆并非长久之计,若是君侯想要有所作为,又不想尊过时的汉律,那就必须自己制定出法律法规!”

赵云听罢猛然想起了诸葛亮,后世历史上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丞相后,便提出依法治国从严治军的理论,莫非是诸葛珪是法家出身?

要知道诸葛亮所学甚多,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黄老、兵家及众横家学说,诸葛亮的知识是以儒家为基础,他知书达礼尊重礼仪教化。

诸葛亮有许多发明,木牛流马及诸葛弩,皆有墨家的身影。诸葛亮巧借东风七星借命,他手持桃木剑,神神叨叨装神弄鬼,这不就是道士的行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