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落空(2/6)
就去了卡恩山区,其他同事要么出差要么休长假,那一天的分会楼基本没人在……除了当时迟迟未到的阿布先生。”
所以,那天上午才感觉像是走进被封闭的分会楼。但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可能一整天都没人在。
说起来,当时办完事后,和玛希一起经过楼梯口时,我好奇看过锁得严严实实的三楼安防铁门,还问了一些问题,包括三楼的主要设置以及这边分会的重点研究方向。
那时,玛希也说了自己顺便检查了一下三楼的布防情况,因为“今天都没人在这里”。
不过,她当时应该没想到阿布竟在几个小时后到来。
而对于之后的问题,玛希说到这边分会的研究主要是“引发剂核心原料的微观构成”,也就是关于特种工业酵母的基础性研究。她也讲到,培育的后代菌种即使进化到uc-24和ud-23型号,也仍存在某种先天上的不足,因此整体性能提升总有明显的“天花板”。
当时,我就觉得好像现在的引发剂和隔离剂在“日常应用上”似乎也足够。而玛希的回应则是“在其他方面……还不够”。
现在想想,所谓的“其他方面”,难道就是指超高密特种能晶的配套“新菌种”?!
就如后来索菲所讲的,目前的工业菌种对于“新能晶”的应用而言确实远远不够……就如近期的系列可怕事件,两者的勉强搭配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稳定问题!
所以,玛希肯定相当了解超高密特种能晶的研发及实验情况,也知道那些“新能晶”的关键缺失环节,就比如那种至今仍无着落的“新菌种”……
不,或许三年前的苏珊有了某些关键性发现也说不定,还包括“新容器”和“吸管”等,但目前却成了似乎有点“奇怪”的谜团,或是被隐藏于某段过去中的“真相”。
说不定,玛希对“新能晶”和“新菌种”的认识和理解也许还更早。因为,她在1498年于宁溪谷学院当交换生期间,就和苏珊关系很好,后来还陪着艰苦攻坚科研难题的苏珊在红叶楼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夜晚,很可能也交流了许多前沿知识。
而且,玛希还在分会楼见过“更全”的《红叶集》,虽然她说那种东西对于自己这种“文科生”而言就是“天书”,不过她似乎颇有兴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