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09:UP主开始的流量教父」

第290章 小黄车的兴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90章 小黄车的兴衰(1/6)

15年,帝大研究生,戴威,自掏腰包,弄出两百小黄车,投放帝大校园,并与团队仅用两周时间,便制定出了共享计划。

自此,ofo的四年兴衰,由此展开。

早期的ofo,是向人们征集旧车子,纳入共享库,此后单次使用,支付五毛就可以。

这在帝大校园,一时间刮起了一阵共享单车之风。

仅仅不到几个月时间,订单量已达到了四千。

金沙投资朱总慧眼识珠,很快成为了ofo的第一个投资人。

单一小黄车那时候的成本是200一辆。

以5毛一次的计算方式来说,一辆车每天只要骑行10次,便是5块的收益。

如此,40天即可回本。

刨除管理、盗窃、丢失、损毁等成本,也仅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可以说一本万利。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拼的,就是市场占有。后面拼的,也就是资本。

此后,在朱总的牵线搭桥之下,ofo成功搭上了资本这艘大船,自此开始扩张。

最初目标还是暂定在了各个高校,很快便拥有了八十万用户,日活达到了20w。

本来,ofo原本的计划,是先覆盖国内2000多所高校,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在资本的裹挟之下,ofo也登陆了城市之战。

那时候,其他多家共享公司,也一个个升起,开始在各自的城市扎根,企图在全国市场的角逐中,挖出一块蛋糕,吃个香甜肚圆。

毕竟,大多数人,穷其一生,生活的地方,也不过是那么一个城市。

当习惯了某个公司的产品,你就算后来有再牛的过来,我又用不到你其他地方的车子,干嘛还浪费钱,去多交一笔押金呢。

至此,残酷的城市用户争夺,开始了。

各个共享单车的公司,高高喊着城市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不便,离家最后一公里必用等等口号,嗷嗷铺货。

可打着的算盘,却是押金。

一辆车,成本不过200,可一个人要个押金三百,仅仅需要六七个人,就有两千左右的押金收益。

那是一辆辆小黄车么?

不,是一个个移动的小金库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返09:UP主开始的流量教父